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03月18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为井冈山老区振兴插上腾飞双翼

邓昆伦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03月18日   1 版)

    本报记者  邓昆伦

    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山、英雄的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莽莽山野,悠悠时光,见证了井冈山的革命燎原,也目睹了老区人民的艰苦岁月。由于山高林密,地势险峻,曾经保护中国革命火种的群山,却成为制约老区发展的障碍。

    为老区腾飞插上钢铁翅膀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改变革命老区贫穷落后面貌,铁路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1993年,连接京港、纵贯南北、途经井冈山的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开工建设。

    中铁十六局承建的井冈山车站(时称)位于泰和县境内,是京九铁路最大的县级站,为泰和、井冈山等地区的人员物资进出提供了可靠保障。施工中,参建员工怀着对井冈山的敬仰之情,充分发扬红军精神和铁道兵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进度快、质量好的佳绩。

    1996年5月21日,由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及无党派人士组成的京九考察团在井冈山站合影留念。

    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江西境内沿线地区依托其强大运输能力,形成了中国最新、最长的经济增长带。

    但对井冈山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毕竟,铁路还没有修到井冈山下!

    井冈山的迫切呼声,党中央用行动回应。2005年3月,中国铁建所属多家单位参建的从吉安到井冈山老区的井冈山铁路开工建设。

    井冈山火车站设计之初,铁四院项目组将“红色井冈、绿色井冈、腾飞井冈”的设计理念贯穿全程。通过把传统的以“等候空间”为主的候车空间,变为便捷的以“通过空间”为主的候车环境,同时调整站房内各个空间功能元素组合,最大化满足了旅客需求。

    中铁二十四局项目党支部在井冈山站开工的第一天,举行了党员誓师仪式,“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全国一流车站”的铮铮誓言响彻罗霄山脉。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党旗猎猎激励党员率先垂范,党支部引领力转化为项目生产力,确保了施工生产一路凯歌前行。

    在站房施工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中铁十八局井冈山铁路Z3标项目部调来精兵强将,在2273米长的北源隧道施工中,连续3个月创造了当时单线铁路隧道月掘进超600米的全线乃至全国高产纪录,并提前4个月贯通。

    中铁二十二局井冈山铁路Z1标项目部在高塘圩禾水特大桥施工中,选择围堰沉井的方法,克服了河水冲刷的影响,保证了工程进度;采取挂网、挡板、脚手架上扎反光标志等措施,确保了上跨赣粵高速公路施工安全。

    中铁二十五局承建全线通信、信号、电力等站后工程。他们在井冈山站集成了旅客引导系统等客运服务子系统,实现了站内信息资源和服务共享,还采取“提前介入、部分超前”的施工方法,将站后工程各专业彼此间的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

    2007年4月18日,穿越承载荣光与热血的时空,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际,井冈山铁路开通运行,振兴的列车从星星之火燎原之地正式启程。

    2008年12月28日,连接京广铁路与京九铁路、接入井冈山站的吉衡铁路开工建设。

    在吉衡铁路设计过程中,铁五院秉承“精品”理念,如期完成了各阶段任务。开工后,他们全力做好现场施工设计配合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重难点问题。

    吉衡铁路江西省境内49.3公里的工程均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其中,当时江西省第一长隧——全长10445米的鹅岭隧道从拿山河和319国道底下穿过,地质软弱破碎,被称为“最难啃的软骨头”。项目部邀请隧道专家共同商讨后,确定采用井点降水法穿越浅埋段的施工方案,最终啃下了这块“软骨头”。

    2014年7月1日,吉衡铁路开通运营,有力促进了井冈山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

    倾力建设老区振兴“加速器”

    “要想富,先修路。”如果说,铁路是助力老区经济腾飞的钢铁翅膀,那么高速公路无疑是加快老区振兴的“加速器”。

    2003年10月,我国第一条通达革命圣地的高速公路,也是江西省第一条红色旅游及绿色生态环保路——泰(和)井(冈山)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下转第二版)

庄尚标会见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国华并到雄安片区部分项目调研
中铁二十五局斯里兰卡市场再结硕果
李春德调研冬奥相关工程项目
党史学习教育是砥砺品格的磨刀石
下好党史学习教育先手棋
迅速开启春季“奋进”模式
为井冈山老区振兴插上腾飞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