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01月28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深刻把握“12字工作方针”

——论贯彻落实中国铁建系列工作会议精神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01月28日   1 版)

    本报评论员

    2021年工作会议暨三届一次职代会明确提出,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是中国铁建的工作方针。

    12字工作方针,内涵丰富、意蕴无穷,是透过中国铁建改革发展成就、问题、前景系统性、深层次思考的结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既蕴含着价值观,还内涵着实践观。能否实事求是,取决于品格和作风、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也取决于视野格局和实践能力。

    实事求是的反面既是主观主义、经验主义,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是照本宣科、抓而不实,也是守旧僵化、但求无过;既是好大喜功、沽名钓誉,也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从思维到行动,从决策到办事,要提高站位、着眼大局全局,有胸怀情怀,而不能失格缺位,格局狭小、视野狭窄、胸怀狭隘;要调查研究、弄清“实事”,把握规律,而不能自以为是、任性蛮干;要正视发展中的变化、问题和挑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使知行更加符合发展规律,而不能对变化、问题和挑战漠然视之、安之若素;要防止盲目冒进,也要坚决戒除无所作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适应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发展趋势,抓住“瓶颈”做显绩,坚决反对“数字造假”图虚名招实祸,要着力“长远”抓潜绩,倡导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事实证明,只有实事求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头脑清醒地推进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守正创新是实事求是的延伸,是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也是基于中国铁建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企业发展逻辑的正确选择。在不同层面和范畴,守正创新虽有不同的侧重与内涵,但其相同点在于,守正是根基、前提,是固本培元,只有守住本源、坚守正道、遵循规律,创新才会有正确的立场,才不至于偏离航向;创新是守正保持活力和生命力的保证,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生命力根基。

    在中国铁建,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都负有守正创新的责任。面对百年变局、市场变化、数字化转型,最基本的守正就是要守住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是做人做事要遵守纪法底线、固守道德防线,创业用权要把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就是要保持战略定力,聚焦高质量发展,把准时势,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把工作会和职代会部署的任务落实落细。最基本的创新就是要着眼于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工作素养、能力和质量;就是要致力于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率,着力“放管服”和技术提升,降低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就是要融入新格局、践行新理念、培育新业态、创造新模式,降低发展成本和交易成本,拓展创效空间,打造新的增长极。纵观工作会暨职代会精神,守正创新始终贯穿其间,是全部工作的主基调。坚持守正创新,中国铁建必定在新征程中再创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目的就是行稳致远。古人云,“慎始而敬终,行稳致远。”中国铁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实事求是就是为了“行稳致远”,守正创新同样是为了“行稳致远”。行稳致远还要求我们眼光要长远,脚步要踏实。既不能小成即安,小进即满,也不能惧危避难,守摊子、混日子;既不能负债高企寅吃卯粮,也不能不思进取坐吃山空,更不能眼睁睁看着“跑冒滴漏”而无动于衷。要保证中国铁建基业长青、辉煌永续,就必须夯实基础,以创誉创效为荣、毁誉毁效为耻,把实事求是的责任扛在肩上,把守正创新的责任落在实处。

    知易行难,落实“12字工作方针”并不容易,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相信,向来令行禁止、具有刀刃向内自觉的中国铁建,一定能秉持新理念的东风、阔步新征程的气魄,弘扬自我革命精神,扬帆搏浪,砥砺前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成为“顶梁柱”“主力军”。

庄尚标指导中铁地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中国铁建获“2020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铁建智慧”助力上海市域铁路标准化建设
国内最长城际铁路海底隧道首台盾构始发
书写“融入城市”优秀答卷
冬奥会配套工程太锡铁路太崇段全线贯通
重庆西站枢纽二期工程现场
拉伊铁路连通尼日利亚最大港口
深刻把握“12字工作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