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高速动车在中国铁建等单位承建的沪杭高速铁路上飞驰。平贵书 摄 |
本报记者 文 雄
11月16日,“国资小新”以“浦东三十而立,央企十分给力”为题对中国铁建等央企助力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进行了重点报道。30年来,中国铁建融入上海、扎根上海、服务上海,与上海同频共振,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舞台上跳出了优美舞姿。
上海又称申城,万商云集。“兵改工”前,中国铁建所属中铁二十四局及成员企业扎根申城,与申城的脉搏一起跳动。“兵改工”后,中国铁建把1家区域总部、4家二级单位、14家工程公司落子申城,在交通一体化、民生工程、重大国事活动相关设施等工程建设领域踏歌而舞,成为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一道亮丽风景。
共舞交通一体化的
惊艳“芭蕾”
不管是“兵改工”前的铁道兵,还是“兵改工”后的中国铁建,他们长期活跃在上海的机场、轨道交通、铁路、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这些交通一体化工程,如脚尖上跃动的芭蕾,技艺高超、美妙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时光的指针回拨到1963年,上海虹桥机场需扩建成为能起降大型机种的国际机场。原总参谋部电令原铁道兵十一师52团协同原南京军区某师3个团,共同完成虹桥机场扩建任务。该团成功解决了软土处理等施工难题,于1964年4月25日提前一个多月完成任务,机场交付国家使用。
20世纪90年代起,铁四院担负上海枢纽总图规划,擘画了上海交通一体化发展蓝图,不仅体现了上海市政府长时间内统筹空间资源的设想与安排,更直接图示了政府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导向。按照上海枢纽总图规划,中国铁建参与了京沪高铁、沪杭客专、沪宁城际等高速铁路,沪苏通快速铁路,京沪铁路、沪杭铁路、金山支线、浦东铁路等普速铁路,上海虹桥站、上海站、上海南站等上海市所有特大型客站的设计、建造。同时,中国铁建及成员企业高质量承建了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业绩斐然。特别是中铁十二局参建的上海奉浦特大桥,一举捧回“鲁班奖”。
中国铁建参建了上海绝大部分轨道交通线。上世纪90年代,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中铁二十四局所属成员企业在上海轨道交通第一条线路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中担当重任,新型整体轨下施工技术突破国内纪录。该线路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运营,开启了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新篇章。目前,中国铁建旗下共有11个单位参与了上海24个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特别是在上海15号线轨道工程中采用“总承包、大标段”的模式,中铁十一局、中国铁建大桥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三局、中铁二十四局、中铁建电气化局等单位正着力把全长42.3公里的线路打造成全国首条开通即实现全自动驾驶的城市轨道交通线。
21世纪初,中国铁建及成员企业就在上海磁浮工程建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2002年12月31日,中铁二十三局、中铁十六局、上海院等单位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让列车运行时速提高到430公里,打造了申城新速度。
2006年7月1日,中铁二十四局等单位把上海南站打造成上海21世纪标志性工程。2010年7月1日,中铁二十四局等单位参建的上海虹桥站投入运营,实现高铁、航空、轨道交通、城市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无缝换乘。
2009年10月31日,中国铁建等单位参与建成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上海长江隧桥,结束了崇明岛千百年来仅靠船渡联通的历史。
2020年10月28日,由铁四院、中铁十四局、中铁二十四局等单位承建的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项目掀起全面建设新热潮,该项目将助力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
共舞民生工程的
高雅“国标”
扎扎实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铁建及成员企业想上海市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在饮水、住房、就医等工程建设方面跳出了“国标”的高标准,助力上海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
1984年“兵改工”后,中铁十五局先后参建了上海黄浦江上游一期、二期引水工程,上海市苏州河污水治理管网工程、金山区枫亭水质净化厂等工程;中铁二十四局参建了上海嘉定永胜水厂三期扩建及深度处理工程、嘉定南翔污水处理厂配套工程等,让上海人民用上干净水、喝上放心水。
1991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上海市积极实施住房制度改革。中铁二十四局及成员企业在1998年和2003年分两期建成延铁家园,建筑面积3.287万平方米,圆了上海铁路职工的安居梦。2014年,他们建成3.3674万平方米的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石泉路单位租赁房,408户职工喜迁新居。
作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一员,中国铁建始终紧跟国家改善民生的需求。2007年,致力于“做中国最具价值的美好生活服务商”的中铁地产应运而生。他们积极涉足上海房地产市场,为上海市民提供优质宜居的美好家园。
2012年,中铁地产开发的中国铁建青秀城项目,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着力打造绿色、花园式社区。在节水灌溉、雨水回收、透水地面、地下车库导光管、屋顶绿化等方面下功夫,实现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的跨越式发展,成为2014年上海宜居典范项目,为中国铁建地产品牌赢得更多市场认可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5年,中铁地产在有上海“浦江第一湾”美誉的奉贤,中标上海香榭国际项目,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2017年打造出奉贤区首个法式叠墅,成为上海南滨江人居典范之作,吸引周边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闵行紫竹高新园区人才以及航天研究院人才入住,进一步推动奉贤区西渡板块人才引进以及区块整体提升,带动了项目周边生活、教育、医疗等配套项目的发展。
随着上海人口逐年攀升,市民就医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铁建积极建造安全优质的医院,不断提升上海人民健康获得感。
安亭镇位于上海市西北郊,是以轿车工业和轿车生产配套工业为主的现代化综合性工业城,是上海西部中心城镇,也是国内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2016年,中国铁建新建6.391万平方米的安亭医院,增设康复中心和老年护理病房,2019年建成后极大地缓解了安亭近30万人的就医问题。
2017年,中国铁建承建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改扩建工程,建筑面积3.5444万平方米,为嘉定区重点民生工程。2019年建成后,有效弥补了嘉定区中心医院现有医疗功能缺口,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要,助推嘉定区中心医院升级。
共舞合作共赢的
精彩“现代”
每当国家重大国事活动在上海举办,中国铁建都勇担国家队使命和责任,活跃在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一线,留下一大批精品力作,舞出了“现代”的精彩。
石油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点项目,由中铁建设施工的石油馆在上海世博会17个央企馆中率先封顶。石油馆外观简洁大气,极富新意,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北京奥运会上闻名世界的“水立方”,上海人民亲昵地称它为“油立方”。
在世博会道路交通配套工程建设中,中国铁建大桥局、中铁二十四局等单位承担了虹桥交通枢纽嘉闵高架及华翔路、沪青平公路、漕宝路道路改造等工程。他们建成的嘉闵高架英姿勃发,热情地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为世博会增光添彩。他们建成的A8、A15公路等工程,畅通了世博会的交通,留下美名。中国铁建把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工程建设中,中铁二十四局打通了松江区和闵行区对接的涞坊路至沪星路的“断头路”,解决了当地政府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区区通”难题,缓解了进博会的交通压力。中铁建电气化局已连续两年参与进博会期间轨道交通服务保障工作,不断用“铁建智慧”维护着上海轨道交通的平稳运行。
和着上海快速发展的节拍,中国铁建紧紧抓住上海重大发展机遇,顺势而为,迎风而舞。2019年7月,中国铁建与上海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全面深化与上海市的战略合作。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大量项目在此集群落地。中国铁建积极在此布局,全面融入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他们把中国铁建临港大厦及上海总部员工生活基地租赁地块项目、Y4新建道路工程、泐马河河道整治工程、103社区集中大临项目等收入囊中,助力临港新片区整体规划方案转化为美好现实。
2020年11月20日,中国铁建临港大厦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工建设。作为中国铁建第二总部及科创研发中心,未来将打造成为中国铁建国际金融结算中心、投资管理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并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大直径隧道开发等各方面技术进行研发,将打造成为上海“五大中心”之一科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度融入休戚相关。中国铁建与上海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不仅全力参与上海城市建设,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能级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始终践行央企社会责任。无论是在上海冰雪灾害、对口援建都江堰灾后重建、援疆援藏工程建设中,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中铁二十四局等驻沪央企单位都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安全优质高效建成了一大批援建工程。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中国铁建必将更全面深入地融入上海、拥抱上海,为上海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中国铁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