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暂时的方舱 永远的精神

——记“中央企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

何 赟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0年11月19日   3 版)

    通讯员  何  赟

    日前,中央企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获评“中央企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该公司党委获评“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自疫情暴发以来,该公司充分发挥建筑施工企业专业优势和在鄂央企属地优势,参加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主建了包含武汉最大方舱医院在内的8座方舱医院和1座定点医院改造,提供床位8000余个,约占武汉市同期新建方舱医院床位总数的30%。

    主建武汉最大方舱医院

    2月14日,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接到主建武汉最大方舱医院——长江新城方舱医院的建设任务。疫情期间,工期、人员、各种物资材料都异常紧张。

    “在武汉的所有党员和中层干部可以报名支援一线!”该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周晗和党委书记彭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发出动员令。“我报名”“算我一个”……由于交通管制,身在外地的员工通过各种方式,辗转逆行回到武汉参加建设。有的夫妻俩把孩子托付给亲戚照顾,双双奔向一线。不到1个小时,资金、后勤、物资机具、劳务、调度和现场施工等6个保障组火速成立,1000余名工人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白班晚班交替作业。

    “这个医院由园区20多个厂房仓库改造而成,改造难度非常大。”该公司副经理朱明喜说。他和现场施工负责人李永刚带领团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每天工作至少20个小时。

    “10号仓库已经进行床位摆放!”一条施工最新进展消息让大家格外振奋。参建员工暗自铆足了劲儿,开展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他们知道,此时抢工期抢时间,就是抢救生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在大干之际,天空中又下起了暴雪,狂风夹杂着雪花拍打在脸上,大家已顾不得这些,继续指挥车辆、分发材料、辗转在仓库之间组织协调,头发、衣服、鞋子都湿透了。

    为了高质量并尽早交付方舱医院,该公司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轮班作业制,开创了“分仓式、流水化”的施工作业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他们提前筹措,使物资从武昌、汉口、汉阳、孝感、仙桃五地及时发货,保证了施工所需。

    经过六天六夜的不眠不休,这座武汉规模最大、施工最难的方舱医院终于顺利交付。

    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

    2月25日,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再次接到紧急任务: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武汉市优抚医院进行改造。该医院离华南海鲜市场仅200米,改造中的2号楼距离住满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1号楼仅20多米。这是一次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接到任务后,朱明喜带领武汉片区各项目经理、书记组成“突击敢死队”,火速组织人员物资。

    朱明喜带领着参建员工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展开紧张的抢建施工,汗水浸湿了衣衫,长时间戴面罩又让人呼吸不畅,然而没有一个人叫苦。朱明喜和大家一起装卸材料物资,随时检查施工质量和作业进度,并不断叮嘱大家戴好防护装备。

    在施工现场,吃饭喝水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为了降低感染概率,突击队员们尽量不喝水,不上卫生间,吃饭也是消毒后,分批前往医院外的停车场,简单吃份盒饭,又匆匆投入到工作中。

    2月26日零时30分,他们顺利完成了2号楼5层楼的病房、卫生间、浴室改造和5个隔断大门的安装,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

    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我们参建完方舱医院后,滞留在武汉回不去,按照规定还要隔离,当时大家特别担心。没想到,公司当晚就安排了隔离点,后来又帮助我们返乡。”一位工友感激地说。该公司武汉16号线老关村车辆段站项目部,积极为因疫情滞留在武汉的黄冈市红安县太平桥镇19名工友提供生活保障,协调将他们安全护送返乡,得到农民工家乡政府的高度评价,镇政府还给公司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

    “作为方舱医院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倡导以‘在危急关头不惧生死、迎难而上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涵的‘方舱精神’,并将其作为‘盾构精神’的有效延伸。”彭刚表示。

    在“方舱精神”“盾构精神”的感召下,该公司除抢建“方舱医院”外,还一直默默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疫情发生后,该公司第一时间安排做好员工动态信息排查工作,对春节前后离汉员工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建立人员去向档案。疫情期间,公司积极组织“居家网络办公”,及时向全员通报疫情防控信息和预防措施,累计投入700余万元,购置了口罩、酒精、84消毒液、红外线体温计等防疫物资,组织参建人员进行核酸和抗体检测,确保了参建人员“零感染”。

    此外,该公司积极参与抗疫公益活动,先后组织发动党员捐款捐物155.4万元;组织动员百余名党员干部到湖北省及项目所在地社区开展下沉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到武汉徐东省电社区等多个小区开展义务理发活动,到武汉地铁4个站点开展“导流”服务,并组织专门车辆为社区送菜等,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由于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被湖北省、武汉市施工企业协会评为“战疫先进单位”,公司职工李永刚被湖北省政府评为“湖北省战疫先进个人”。企业的战疫事迹被央视、央广新闻、新华社、中新社、工人日报、学习强国、国资小新等媒体广泛报道。

    “方舱医院的建设和使用是暂时的,但以抢建‘方舱医院’为代表,这种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的创新精神,却是永恒的!”周晗说。战疫之后,这支抗疫先锋又投身到复工高产的施工热潮中……

暂时的方舱 永远的精神
全员参与宣廉倡廉
全会精神进工棚 基层一线增干劲
企业迁址 幸福加分
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路上》摄影作品展
工地有个“诚信小卖部”
抗美援朝精神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