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洪涛
又是一年八月节,又是清秋明月夜。郎朗夜色,皓月当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寄情明月,直抒胸臆,才子佳人月下故事,几多慨叹,迁客骚人独酌浅饮,对酒当歌。
站在铁建广场,心中思绪万千。圆圆的月亮银盘似的挂在南天之上,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圆月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准时出现在遥远天际,陌生的是每年的圆月都不一样,小时候的月亮充盈着嫦娥的故事,从军之后的圆月是操场上的训练,哨位上的坚守,月光里的奔跑,演习场上寂然无声的对抗。唯独缺少了家乡的味道,更没有“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的浪漫。脱下军装,穿上工装,成为中国铁建的一员,感受更多的是铁建人的月下故事。且不说,铁道兵时代,铁军与家人一月两地常相思,清秋时节难相遇,一轮明月苍穹挂,遥望无语寄乡情。兵改工,组建现代企业,铁建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付出,一点一点织就路网,一座一座架起桥梁,一孔一孔开凿隧道,创造了中国速度,拉近了城市距离,缩短了繁华跨度。这绚丽多彩的生活中又包含着几多铁建人的付出,有谁又能知道多少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铁建人的明月定格崇山峻岭间,照亮桥梁隧道旁,映衬野外帐篷里,伴随着远方的思念,寄托万千的柔情。
正如季羡林老先生说的: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铁建人为了建设祖国,长年奔跑在外,才有了故乡和他乡,每逢佳节才更加怀念故乡的月亮。无论在哪里,不管在何方,圆月之夜,总是在思念着故乡的月亮。这故乡的月亮蕴含着太多童年的记忆,浸润着点点滴滴家的味道,更饱含着难以割舍的丝丝牵挂。正因如此,才让他乡的清秋更透着广寒宫的寒意,更宣泄着月桂树下兔宝宝的无奈,让这清秋月夜凭空多出了几多相思,几分愁绪,几许情怀,几味思恋。
如今,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我们的家乡才更加美丽,我们的家园才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美与共。月圆之夜,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天山内外,角角落落里的建设者们,仰望星空之时,往往也会自豪地说:我的家乡现在也不同于以前了,茅草房早已被新家园代替,小土路变身大马路,家家门前停放的小汽车正无声诉说着生活的变迁,就连家乡的圆月也好像比以前更加明亮了,相信月宫里的嫦娥仙子如今也会艳羡这人间的美好了吧。
作者单位:中铁地产文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