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9月4日讯(通讯员王昆伦 邹宝龙)日前,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广州明珠湾大桥,再次经受住12级以上台风考验。这座世界跨度最大的三主桁钢桁拱双层桥,在建设过程中历经多次台风“洗礼”,为何始终岿然屹立?
“每年两三个月的台风期,对这座世界级大桥来说,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据项目总工程师赵健博士介绍,广州明珠湾大桥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主跨长436米。为保证大跨度钢桁拱结构稳定,该项目采用多点同步施工,在边跨设置合龙段,于第一个台风期到来之前将边跨合龙,形成稳定的锚固体系,在第二个台风期来临前完成中跨合龙。采用这种分步抗台风施工工艺,可极大降低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
如何做好台风期架梁的安全质量控制,吊起这座5.4万吨的钢桁拱大桥?上场之初,项目技术团队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选用扣塔拉索悬臂拼装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大桥建设速度和安全系数,在经济效益方面也可以达到最优。
为了论证扣塔的可行性,该项目技术团队不断优化扣塔的结构类型、截面尺寸,反复计算扣塔高度,并多次与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设计院的桥梁专家讨论扣塔施工阶段度台、抗台方案,联合开展“风洞试验”,对大桥施工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为台风期钢梁架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持。
“只有注入创新基因,大桥才能具有直面台风的勇气。”为了提升抗台能力,赵健带领技术团队完成了千吨级双壁钢吊箱围堰兼做钻孔平台快速施工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12000吨桥梁支座施工、3D扫描技术在大体量建筑施工领域应用等,申报国家专利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