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0年08月29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兹游奇绝冠平生

徐 静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0年08月29日   4 版)

    □ 徐  静

    深夜,海南岛的风卷起波浪,将一艘小船打得东摇西晃。不久,风浪平息,大海恢复了安静深邃的模样。乌云散去,几缕月光洒下来,将惊魂未定的小船柔柔地抱在怀里。船中,一位鬓角灰白的老人抬头看了看皎洁的明月,又低头沉思片刻,轻吟出一首七律:“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位老人名叫苏轼,被贬儋州已经三年。接到朝廷大赦的诏令后,他匆匆渡海北归,最终在归途逝世。

    据说在北宋,放逐儋州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处罚。儋州天遥地远,山险水恶,经济欠发达,文化更是落后,朝廷将苏轼流放到此,就是想让他命丧于此。可是他没有消沉妥协,而是兴办学堂、勤勉劝农,给这荒芜之所带来物质与精神上的温饱;无数士子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向他求学问道;他放平心态,把儋州当成新故乡,以平淡的态度面对身体的衰老和朝廷的打压,还写下“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等名句。

    他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美丽的夜色不需要谁来点缀,长空明净,沧海澄澈,向来如此。苏轼一生淡泊名利。庙堂之上,他始终理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使遭受贬谪也不改初心。被贬流落时,他能迅速摆正自己的身份,尽心竭力地为百姓做事,抗洪水、治瘟疫、救饥荒……他就像这“天容海色”,拿去“文人”“官员”等身份点缀之后,显露出的是一个正直坦荡的“人”,赢得了广大百姓的拥护爱戴。

    即使客死他乡,他也没有丝毫悔恨,因为朝堂与江湖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人生就是无数场旅行,总有看不尽的风景。经历多次挫败,苏轼也有过“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凄凉孤寂,但更多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明朗。

    对生活的热爱使他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也能保持乐观态度,创造出优美深刻的文学作品。从眉山到儋州,或升或贬,他走过无数城市,每一段经历都被他看成是难得的旅行,认真欣赏着沿途的美丽风景。

    一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算是苏轼老来对自己过去的总结:不愧对皇天后土,也没有悔恨遗憾。60多岁的苏轼,似乎还有着年少时挥就“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潇洒不羁,只是添了份尝遍沧桑后的平和淡然。后来,他又写下著名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几十年的辛苦,用一句略带幽默的调侃轻轻带过。

    阅读苏轼,是精神上的莫大愉悦,他的作品,他的人格,都体现出一种恰如其分的自由,既超尘脱俗,审视着所有悲欢纷扰,又有烟火味儿,始终眷恋着脚下美丽丰饶的土地。

    阅读苏轼,教会了我如何看待功利成败,如何化解不可避免的痛苦,如何接纳自己宽容他人,更和谐地融入世界。未来的路上还有很多迷途险滩、炫目诡怪,我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天容海色本澄清”的纯净,拥有“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勇气,像苏轼一样,活得正直,活得坦然。

    作者单位:中铁十六局三公司

有种爱跨越万水千山
邂逅东方的微笑
源远流长(国画)
在工地成长
兹游奇绝冠平生
晨曲(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