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0年08月27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通向“光明”之路

——中国铁建建设深圳地铁6号线纪实

刘德联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0年08月27日   2 版)

    通讯员  刘德联

    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大日子。8月18日,中国铁建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奉上一份厚礼——由中国铁建华南区域总部总承包,中铁十一局、中国铁建大桥局、中铁二十三局、中铁城建担负施工的深圳地铁6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高架“心脏搭桥”分秒必争

    “6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将带动深圳光明区和龙华区发展,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完善,进一步加强与东莞、香港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沟通联系。”当地媒体如此评价。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对中国铁建建设者而言,被誉为“光明线”的6号线6101标工程,关山重重。6号线自深圳高铁北站至光明大街站,全长23.4公里,设10站9区间,3次上跨既有地铁4号线、下穿广深港高铁和龙大高速,5次下穿居民区,30余次跨越市政道路及下穿西气东输管道、110千伏高压线、供水干管……

    “我们总承包的6101标工程项目以高架为主,最高墩40米,为全国地铁高架之最,标段内重大风险点占深圳地铁在建项目的40%,这在深圳地铁施工中是首例。”项目经理姜立国介绍,特别是上跨地铁4号线,并与其并行3.2公里,最窄处水平距离仅0.8米。

    数据显示,深圳地铁4号线每天运行达17个小时,对开列车460列。为确保地铁4号线正常运营,地铁6号线建设者只能在23:30-4:30这5个小时的天窗点内施工。

    时间紧、夜间施工,加上南方多雨的气候,这些都成为建设者头疼的事情。

    一次,在被称为轨道交通界的“心脏搭桥手术”——悬灌梁挂篮施工时,天空下起雨,混凝土泵车被堵在路上一直过不来。若是泵车赶不上作业时间,当天所有工作就全“报废”了。

    时值凌晨,项目部相关人员只能打电话协调、沟通,安排人员疏导交通。凌晨3点多,混凝土泵车终于到位,参建工人终于可以有序地进行浇筑。此时,距离4号线首班车开出仅剩1个多小时。

    开创TBM地铁硬岩施工先河

    深圳地铁6号线施工过程中有许多难啃的“硬骨头”,阳台山隧道就是其中之一。

    阳台山隧道全长3.29公里,下穿广深港高铁线,是6号线的控制性工程。据第三方机构检测,该隧道地段岩石岩层硬度最高达210兆帕——这在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中极为罕见。

    刚开始,施工团队按钻爆法施工,但下穿广深港高铁成了难题:广深港高铁每日运行旅客列车100多对,客流高峰期每5分钟到10分钟就有1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阳台山隧道上方驶过,如何控制施工作业对广深港高铁线路基的扰动?

    “钻爆法一是风险高,二是效率低,都不可取。”经过多次论证和方案比选,建设者决定采用TBM施工,并为此量身打造了两台掘进“神器”——“务实号”和“求理号”双护盾岩石掘进机(TBM)。

    这是国内首条采用TBM下穿高铁的地铁隧道,开创了中国铁建用TBM进行地铁硬岩施工的先河。在专家看来,TBM城市地铁隧道施工理想的岩石硬度是80兆帕左右,然而在岩石硬度高达210兆帕的地段施工,国内还没有先例,加之穿越段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极高。

    为此,承担阳台山隧道施工任务的中国铁建大桥局成立了攻关团队,从刀盘布置、系统控制、辅助功能到施工方法都做了针对性设计和优化。

    在3.29公里的隧道掘进中,两台TBM更换刀具2000余把。最终,建设者在不影响广深港高铁通车的情况下,实现了阳台山隧道的双线贯通。

    新工艺穿山越水多项突破

    2017年7月15日,全长3.09公里的大雁山隧道提前100天顺利贯通。

    该隧道地质结构复杂,需下穿西气东输天然气管线香港支线、龙潭古公路隧道左右线,上跨公明街道引水隧道,最小净距仅7米。

    负责施工的中铁十一局项目经理沈显才介绍,该隧道在穿越天然气管道段施工时,爆破振速要求小于1.5厘米,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在地质状况复杂的隧道中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极其重要。项目部为此超前谋划,积极与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沟通,在管道沿线布设监测点,对管线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同时,在管线保护区30米范围内,遵循“多眼、密炮、逐孔、少药”的原则,采用微差控制爆破技术,分段式起爆,有效控制爆破振动速度,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天然气管道的影响。

    施工中,为防止大雁山隧道二衬结构与初期支护结构之间产生空洞,确保隧道二衬施工质量,项目部历经3个多月的试验探索,首创在地铁隧道施工中采用的二次衬砌拱顶带模注浆施工工艺。该工艺消除了传统浆液与二衬混凝土结合过程中的“两张皮”现象,大大提高了隧道二衬施工质量,为今后地铁列车安全顺利通过隧道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

    在成功应用节能环保水压爆破新技术的基础上,项目部还在地铁暗挖隧道施工中首次采用“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新技术,收效显著,成为整个深圳地铁隧道标准化施工示范工地。

    首创U型梁预制技术领先

    跨度最大达到35米,预先施加到梁体的压力也达到2500余吨,均创国内之最,这是深圳地铁6号线高架结构广泛采用的U型梁。

    “地铁6号线U型梁技术在深圳尚属首次应用。”姜立国介绍,U型梁底板与侧挡板整体浇筑成型并共同受力,结构轻薄美观,减振降噪,可以有效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不过,“结构轻薄”的U型梁对各方面精度要求极为苛刻:混凝土薄了结构不安全,厚了会增加自重;钢筋保护层小了影响耐久性,大了梁体容易开裂……

    为了预制U型梁,中铁二十三局梁场项目经理黄静带领技术团队进行技术攻关,自主研发了智能化大吨位同步先张体系,通过高精度荷载传感器和磁致式伸缩位移传感器采集数据,实现“应力”“伸长量”智能化双控、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获得8项专利。

    “相比采用传统的现场浇筑工艺,U型梁施工不仅节省工期,而且现场施工噪声、粉尘等污染大大减少。”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赵鹏林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采取这种生产模式也最大限度减少了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6号线建设过程中,建设者求真务实,攻克了各类难题,在深圳“不惑之年”再次擦亮了铁建名片。

通向“光明”之路
“废改立”三昧真火破局管理难题
国内高铁既有线最长有砟高速道岔施工完成
别让安全“责任阀”空转
“头雁效应”撬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福厦铁路莆田轨枕厂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
一根钢木龙骨的“自述”
为美丽高原“填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