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玉玲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小舍小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
小时候,物资相对匮乏,家里置办电视机都需要凭票购买。每个人能够拥有的东西很少,所以总是希望自己得到的最多最好。饼干一定比哥哥吃得多,雨伞一定拿家里最漂亮的那把,好看的铅笔盒就必须买两个同款,一个平时用,一个平时拿来欣赏,削笔刀颜色那么多,索性一种颜色买一把,拿绳子都串到脖子上,让同学羡慕……这些事让我感到拥有的快乐,得到了心理的满足。
那个时候的我很小气,对自己的东西看得特别重,别人借一下是一定要盯着还的,丢了东西就心疼得懊恼好几天。如果让我把自己的小玩意儿送人,好像割肉一样,觉得哪个也舍不得,挑来选去只得不舍地把最不好看的送人,好看的东西是绝对不送人的,要珍藏起来。
每次遇到选择,我总是觉得割舍很难,导致我优柔寡断,患得患失。长大后,到了20世纪90年代,物质条件开始好起来,很多东西更新换代地很快。爸爸去广州出差买了一台录像机,在家就能卡拉OK,简直太美妙了!我逐渐发现小时候种种行为的可笑,对待拥有的东西不再那么较真,学会了与人共享,买了零食和朋友一起吃;买了冰棍,跟同学一起分享;买了衣服,朋友喜欢便借给她穿,如果见她特别喜欢,就干脆送出去,这样大家都很开心。上学时如果哪天不想起床,别人打回饭干脆在被窝里吃好了,也不用客气;放假舍不得分离,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小住,一起度过一个美好假期。那时,我对“舍得”有了新的定义,可惜年纪尚小,没经历过什么大事情,所以说只能算小舍小得。
转眼到了这个年纪,当发现自己少了少年时期的张狂,难得学会了沉寂;当发现一开始抉择时犹豫不决,但一旦做出决定便会坚定不移;当发现开始喜欢安静,享受与自己相处的时光;当发现一直引以为傲的体重变得难以控制的时候,才真正对“舍得”有了深刻的体会。
当利益、诱惑、身体等“舍与得”的选择放在每个人面前的时候,每个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自己也在经历过沮丧、懊恼、愤怒、兴奋、自信、渴望、激动、付出、得到后逐渐成长,得到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发生的事情历历如昨,不管怎样,一切都过去了,我依旧想努力扬帆起航,带给朋友和自己更多的正能量,努力做个优秀的人。现在对于“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这句话,依旧不敢说参透。
当看到因为自己的“舍”,换来大家的欣慰和欣赏;当看到自己的“得”,收到朋友真心的祝福和鼓励;当发现自己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坚持做自己的时候;当发现自己越来越学会考虑别人感受,不再以自己为中心的时候;当发现自己从以前十分依赖他人,到现在越来越独立的时候我由衷地感到自豪与骄傲。
作者单位:中铁十六局城发公司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