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19年07月04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中国铁建港航局总承包公司

巧用水下“拼积木” “拼”出提质增效新工艺

郭新璞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19年07月04日   2 版)

    本报珠海7月3日讯(通讯员郭新璞)近日,在珠海市双湖路跨鸡啼门特大桥建设中,中国铁建港航局总承包公司仅用38天就安全高效安装了一座比篮球场还大的水下钢围堰,打破国内同类工程80天的施工纪录,而这都归功于他们创新研发的水下“拼积木”技术。

    传统水下钢围堰施工需要进行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工序繁杂、施工条件差、施工工期长、施工材料回收利用难,对基坑的抗隆起设计和封底混凝土质量要求严格,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围堰下沉困难甚至有倾覆危险。

    为此,他们创新研发“装配式”钢混组合无封底混凝土吊箱围堰施工技术,解决了水下混凝土施工难问题。该技术只需要将封底混凝土换为预制好的混凝土底板,将原本需要水下焊接的钢围堰换成可以“穿插拼接”的组合钢吊箱围堰,通过简单的一抬、一放、一拼、一装就可以将“水下”作业巧妙地转换为“水上”作业。与以往常规水下围堰施工相比,该技术可减少86%的混凝土用量,减少45%的钢材用量,节省费用1000余万元,工期至少提前30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同时,为了确保施工精度,他们还创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解决了传统钢围堰施工困难、下放周期长、水下焊接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的难题。他们研发的“一种水下无封底混凝土钢混组合吊箱围堰结构”“一种钢吊箱壁体连接装置”“一种钢吊箱封堵装置”已成功申请国家专利。通过以上创新技术,围堰壁体可以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实现100%拆除并周转利用,吊箱底板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减少了常规封底混凝土消耗,有效减少材料和资源浪费,避免了环境污染,对类似工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据悉,作为横跨鸡啼门水道、连接珠海西部斗门区和金湾区的首座大桥,鸡啼门特大桥建成后,从斗门到金湾的通行时间将由原来的20分钟缩短为8分钟,对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建千米大桥 绘增江画廊
呵护草原那片“海”
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
让物料管理搭乘“智慧云”梯
国内首个土压盾构法施工水利项目盾构始发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一号线全线开通(图)
项目创效要有“家意识”
制度“走”下去管理“活”起来
巧用水下“拼积木” “拼”出提质增效新工艺
废旧模板“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