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19年07月04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废旧模板“巧变身”

李秋生 杜进才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19年07月04日   2 版)

    本报记者  李秋生  通讯员  杜进才

    量尺寸、切割、上漆、组装、加固,在张春亮手中,一块块废旧木模板摇身一变,成为工地上一道亮丽风景线。

    张春亮是中铁城建集团三公司天津宝坻二期还迁房项目分部经理。从一期工程开始,工闲时他就组织作业人员一起搞起了工地小发明,利用废旧木模板自制安全宣讲台、安全教育二维码方块、花坛和垃圾箱等。

    “那么多废旧材料,扔了多可惜。”张春亮回忆说,当时宝坻一期项目设置安全体验区,需要制作安全宣讲台,标准图册要求一般为铁质,价格较高,容易磕碰,还不方便维修,他们想: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木质材料呢?

    说干就干。张春亮和几位同事亲自上手临时当起了木工,按照图册尺寸要求好一通忙活,好在工地现场工具齐全,还有老师傅指点,安全宣讲台“研制”成功,和厂家定制的区别不大,还更加轻巧耐用。

    这一下激发了张春亮的“创作”欲望。他带头制作木质方块和底座,每个平面贴上安全教育二维码,手机一扫即可接受安全教育,了解事故案例。1个、2个、3个……没用两天,20个二维码方块摆进了安全体验区,成了“网红”安全教育新平台。

    两项“大作”问世,张春亮的研发热情愈发高涨。他从制作安全宣讲台中获取灵感,如果上部的开口做大,灌满土,贴上中国铁建标志,这不就是一个具有企业特色的小花坛吗?

    “宝坻一期项目是标杆工地,每月都接受观摩,小花坛的制作一下子增色不少,大家纷纷点赞。”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张春亮毫不掩饰内心的自豪。“如果租用花坛,成本不说,运输也不方便,自制花坛移动便捷,自制垃圾箱也是如此。”

    据张春亮介绍,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小花坛,既要保证外形美观一致,还要兼顾使用功能,做出了好几种方案的样品才最终敲定。“一个花坛需要拼接几十块木板,大家都是抓紧晚上或者工闲时段赶制出来的。”

    现在宝坻二期项目已全面推广这些变废为宝的“小发明”,张春亮还对花坛进行改进,中间做出隔断,既保证了花草的生长,又减少用土量,更加方便运输。

    “建筑工地遍地是宝,这些接地气的小发明实实在在节约了成本!”近日,张春亮所在项目创新工作室持续开展研发攻关,几项提升作业效率的小发明即将面世。

建千米大桥 绘增江画廊
呵护草原那片“海”
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
让物料管理搭乘“智慧云”梯
国内首个土压盾构法施工水利项目盾构始发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一号线全线开通(图)
项目创效要有“家意识”
制度“走”下去管理“活”起来
巧用水下“拼积木” “拼”出提质增效新工艺
废旧模板“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