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庞曙光
40年前,青海省天峻县。中国铁建前身铁道兵历时20年,打通了全长3.68公里的20世纪世界海拔最高隧道——关角隧道。
4年前,当中国铁建队伍打通全长32.645公里的新关角隧道,完成人类首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超长隧道的创举时,施工时间已缩短至7年……
同一个地方,同一家企业,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见证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创造的人间奇迹,也在不断自我改革与创新中擦亮了中国铁建工程建设“主打品牌”。
作为“铁字头”企业,中国铁建自诞生以来就以铁路建设为主业。35年铁道兵生涯完成全国新建铁路三分之一的建设任务。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铁建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绝对主力”。
——从20世纪80年代“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到90年代“强攻京九、兰新,速战宝中、侯月,再取华东、西南”,再到完成大秦、南昆、宜万、兰渝等大批“国字号”工程,中国铁建参与施工的铁路占50%以上,参与设计超过60%。
——从“试水”广深、秦沈等准高速铁路,到参与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再到京沪、京广、沪昆“八纵八横”高铁运输网建设,中国高铁56%以上的勘察设计任务和45%以上的建设任务都由中国铁建完成。
——从承担全线勘察设计任务、72%的路段和所有海拔4900米以上越岭地段施工,完成“世纪天路”青藏铁路建设,到洞穿巍巍祁连打通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铁隧道,再到第一时间响应中央号召,投入精兵强将参与川藏铁路前期勘察设计和林拉段施工,中国铁建以实际行动践行“勇攀高峰”的誓言……
铁路市场“笑傲群雄”的同时,公路、市政、房建、城市轨道交通等市场领域也快速跟进,5个千亿级市场成为企业发展的“压舱石”,以城市管廊、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崛起,又为企业未来转型发展埋好了伏笔。
改革推动发展,创新激发活力。
在持续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推进工程承包板块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中国铁建还不断大力释放创新“红利”,使这一传统板块不断迸发新活力。
中国铁建参建了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在世界最大断面双层公路隧道——拱北隧道施工中,创造性采用“曲线管幕+冻结”法,首开行业先例。完成“主跨1038米棋盘洲悬索桥”建设,让中国铁建进入“单跨千米级桥梁建设俱乐部”。今年1月8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铁建两项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40年来,作为中国铁建科技创新“主战场”的工程承包板块,不断孵化创新成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通过参与建设世界运营规模最大的高铁网,中国铁建掌握了时速350公里高铁设计、施工成套核心技术和高寒、高原、复杂山区、特殊地质等条件下高铁建造关键技术。
——一次次穿越江河湖海,中国铁建成为国内唯一能设计并拥有盾构法、沉管法、矿山法水下隧道修建工法实例且唯一拥有铁路、公路、地铁、电力、核电输水等各领域水下隧道设计及施工业绩的单位……
攀登,由高处,向更高处;开拓,从远方,到更远方。
可以预见,随着“转产、转场、转商”战略目标不断推进,中国铁建工程承包这块“金字招牌”将越擦越亮。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