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莉
一家基层单位,连续4年出版职工原创文集。一个材料供应商无意看到后,向他们索要,“我想让孩子知道,他的同龄人,在又苦又累的环境下,照样把工作干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兴文化”的使命任务,要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兴文化”同样是国有企业的重要使命,在融入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传承发展中实现文化进步,才能更好地构筑企业精神,诠释企业价值。正如小小的职工文集,蕴含的是这家企业的胸怀、责任和担当,传递的是基层“好声音”,赓续的是企业良好“家风”。
打造企业文化,既要依靠历史传承、持续积淀,也要不断丰富发展。要通过加强思想文化建设,让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行动自觉,成为凝聚干部职工信仰的思想引领。有了这样的内在动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翻越不了的障碍。从“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到“不畏艰险、永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中国铁建举旗帜,兴文化,立足长远,持之以恒,坚持用模范标杆的力量塑造精神纬度和价值坐标,用真善美引导更多的人追求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为30万干部职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凝聚起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力量。
思想引领最关键也最艰难,心灵建设最高尚也最复杂。面对多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价值观念的多元冲击,如果没有点滴灌注的文化定力,没有坚守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追求,如何让不畏险阻、艰苦奋斗的企业作风代代相传?如何让心有所归、行有所依的精神底座成为员工涵养?就像文章开头那家基层单位一样,把兴文化作为发展自觉,那些平凡的工地时光,才有了不平凡的意义。直抵人心深处的,往往来自生活中的普通一幕:是工地夜班回来,食堂师傅端来的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是工程竣工时,同事们相拥庆祝时流下的热泪;是在百米高处熟练操作塔吊的女工灿烂的笑脸,是晾在窗台上一双双沾满泥巴的胶鞋……让人们看到真实的生活,体味各自的奋斗,领悟“生活除了诗和远方,更重要的是当下的脚踏实地”。与时代精神相契合,根植实践、高于实践,文化才更具导向性;与职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文化才更能引起共鸣,才有更加持久的吸引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做文化的自觉传播者,凝聚起万众一心的力量,正是我们不惧任何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更是中国铁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信心所在。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