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那年抗洪救灾

潘文娟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18年12月15日   6 版)

    □ 口述:赵旭昶 整理:潘文娟 

    《铁道兵简史》载:1975年8月初,河南省境内的洪汝河流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7日21时许,京广铁路运输中断,小商桥至确山地段遭到严重破坏,水害地段冲毁路基土方达41万立方米,通信线路和信号设备大部分遭到破坏,7个站场设备被冲垮……

    1975年8月10日,我们团接到河南抗洪抢险命令时,那是我参军到铁1师3团的第八个月。8月14日,出发命令一下达,我们就将机械、物资装上平板车和罐车,晚饭后何仕贵营长、罗光亮教导员率一营各连乘汽车到十几公里外的丹江火车站,换乘闷罐军列向河南进发。

    16日清晨,军列行至驻马店火车站时,因前方道路中断,部队被迫停止前进,等待属地部队前来接应。在指挥员的引导下,部队快速出站,换乘前来接应我们的驻河南确山炮兵2师的汽车向抢修任务地遂平县进发。一路上,受灾景象不断映入我们的眼帘:歪斜的电线杆、倒伏的树冠上挂着麦秸、杂草、棉絮;公路边、沟渠里到处淤积着淹死的牛、猪等家畜的尸体,腐臭味在空气中弥漫……

    8月17日,天刚放亮,我们整理好行装后,继续负重前行。大约上午10点左右,我们到达抢修地点——京广线857中桥便桥。京广铁路是连接祖国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只有先抢通便桥,修复正线所用的水泥、钢材、片石、枕木、道砟等材料才能及时运到现场。因此,早日抢通便桥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到现场,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路基已被冲得无影无踪,钢轨扭成了麻花状,857中桥的方形桥台仍在,却被冲得调整了一个角度,几座桥墩已被整体冲走,下游100多米处几节车皮横躺在淤泥中……

    五连是营属机械连,平时用的施工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我们就和施工连队的同志一起,投入到挑道砟、抬片石、扛枕木、打垛子的工作中。

    8月的骄阳,火辣辣地炙烤着灾后的大地。我们36个小时连轴战斗着:挑石子、抬片石、扛(后改为抬)枕木、打枕木垛子几样活儿轮番干。挑石砟,刚开始还能坚持,后来觉得越来越沉,左肩磨破了皮、磨肿了就换右肩,右肩磨肿了再换左肩,两肩不停地换,最后新伤压着旧茧子,两边的肩膀上没一块好肉。扛枕木,被沥青浸过的枕木一根有100多斤,枕木棱子硌得肩骨生疼,沥青粘在冒汗的皮肤上既痛又痒,有时还会把肉皮粘下来。时间长了,一个人就扛不动了,大家就两个人抬一根。我和我们班山东籍老兵侯同乐一组,我前他后,为了减轻我这头的重量,他每次都故意往前多靠一点。除了吃饭时短暂休息外,大家都紧张地工作着,干到凌晨三四点钟时,眼皮开始发沉,双腿也打晃,大家在短暂休息时就打起盹儿来。但哨声一响,一个个都腾地站起来,往脸上抹上一把冷水,又投入到抢修战斗中。

    我们第一次躺在床上睡觉是在进入灾区连续奋战36个小时后,便线抢通前的一周内,我们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我们连长张子高是1956年入伍的老同志,修建过鹰厦线、成昆线,经历过不少大的施工抢修场面,这次带队赴抢修前线,他三天三夜没合过眼。7月20日晚上,他到发电机房(一个简易小篷子)巡视,想坐下休息一会儿,就在支发电机轮胎的垫木上横了一根扁担坐下,可能是太困了,就在扁担上睡着了,这是他到抢修现场三天三夜后的第一个觉!至今,年逾八十岁的老连长还觉得不可思议:“我咋个就能在一个扁担上睡了一觉呢?”

    8月24日,857中桥便桥抢通,当第一列拉着片石、石砟等物资的列车缓缓驶过,听着蒸汽机车的呼哧声和欢快的汽笛声时,现场一片欢腾,我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种高兴劲,只有当时抢修的铁道兵战士才能感受到。

    我们返程时,车队经过遂平县城,当地群众敲锣打鼓、热烈欢送,并高喊:“向解放军致敬!”一声声在我脑子里久久不能忘却……

    作者单位:中国铁建电气化局科技公司

让自己精彩
那年抗洪救灾
乘海南环岛高铁偶得(四首)
贺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合龙(五首)
母亲
离 别
黄河乾坤湾(图)
绘梦做大侠
冬之唯想
深植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