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芳
近日,笔者有幸成为中央媒体杭黄铁路采访团的一员,走进即将开通运营的杭黄铁路深入采访。通过这次采访活动,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干部的殷切期望,又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指南。
脚上有泥,才能写出接地气的好新闻。一个不走基层的宣传干部,就会陷入“客里空”,也不可能写出像样的作品。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是基层,要想长期保持笔尖上的鲜活和温度,就必须人勤腿勤,练就一双贴近基层的“大脚掌”,增强脚力,才能获得真实生动的素材和资料,感受到基层职工的呼声和企盼,写出的文字才会接地气,讲出的故事才会有亲和力、感染力。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走基层,只是脚板走下去还不够,还要通过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来增强眼力,在工作中积极主动训练眼力,既见常人之所见,更要见常人之所未见,才能在平凡的一线发现美好的人和事物,捕捉到鲜活的“大鱼”。
宣传工作主要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好文章的核心在于有思想,脑力是宣传干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要想把看到的、听到的转化为受众看得进去、听得明白的作品,就要让脑子动起来、活起来,不断增强脑力,提升思想的高度、深度、广度和温度,进而提高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革命战争年代,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让普通老百姓一听就懂,更燃起了多少战士对胜利的信心。这就是“笔杆子”的强大力量。练就了“大脚掌”,捕到了“大鱼”,还要有过硬的“笔杆子”。宣传干部要注重日常的文字积累和锻炼,不断改进文风,增强笔力,多一些事实分析,多一些真情实感,多一些鲜活事例,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有筋骨、有品质、有温度。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作为推动宣传工作强起来的重要力量,宣传干部唯有增强“四力”,才能讲好企业故事,传播好行业声音,弘扬时代正能量。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