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辉
年终考核是企业全面掌握所属基层单位一年来工作业绩,检查考核年度目标落实完成情况,为评优评先提供参考依据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项促进基层单位抓工作落实,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
然而,一些基层单位开展考核工作时,仍停留在对照清单查阅资料台账的层面,没有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笔者认为,年终考核既要考“绩”,更要把“脉”,总结成绩的同时更需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把亮点“找出来”。基层是工作落实的终端,也是创意的沃土,一些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的好点子、好思路往往发端于基层,在实践中摸索提炼出来。一年下来,基层单位常常会创造出有亮点、有特色的“自选动作”。考核组成员要有明亮的“慧眼”,具备发现亮点的能力,切实把工作亮点找出来,放大正面宣传效果,真正发挥年终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
把经验“带回来”。基层的智慧是无穷的,一些基层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具有借鉴性,有些甚至是工作的模板。考核组成员要把考核当作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善于把基层单位的好经验总结后带回来,促进自身工作的再提升。
把问题“指出来”。考核重在把“脉”,自身半桶水,谈何考他人?考核督查组要有“督”的本领和“查”的能力,严格按照考核的有关要求,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核实情况等方式,条分缕析,对照标准,真“考”真“核”,实事求是地考核打分。对基层工作不落实、乱落实、敷衍塞责等行为要坚决提出批评,力求挖到深处、触及实质,在工作落实问题上要具有“黑包公”的精神,不讲情面,不徇私情,真正发挥年终考核的反面警醒作用。
把良方“开出来”。年终考核不仅要看业绩、查问题,更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检修、大扫除。考核组不仅要做“啄木鸟”,还要做“老中医”,对症下药为基层单位“开良方”,让基层单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明确整改方向,真正起到药到病除的疗效,体现考核组的水准和能力。
把矛盾“化开来”。考核往往还具有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意的职责,要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手段了解基层员工的难言之隐和“隐形矛盾”,发挥“收音机”和“万花筒”作用,广收基层信号,创造机会让基层员工发出心声。特别是要对基层反映的矛盾和问题,发挥好上级机关“纠”和“导”的作用,最大程度把矛盾化解开来,解决在萌芽状态。
总之,年终考核要在基础上求“牢”,在内容上求“丰”,在形式上求“活”,在效果上求“实”,以考核带动全员形成“重责任、讲担当、有作为”的良好从业氛围。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