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臣
在项目管理中,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某项目经理管理第一个项目时各项指标完成得尚好,在接手下一个项目时,便开始退步,以后则越来越差,像患了“疲劳症”一般。
“疲劳症”带来的后果是各类隐患和问题频发,甚至将原本可以盈利的项目搞得一团糟,更严重的是“疲劳症”一旦传染扩散,必将破坏整个企业的“管理生态”,带来更大的负面效应。因此,“疲劳症”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未雨绸缪,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培养项目管理者履职担责的韧劲。要把“管好一个项目不难,难的是管好所有项目”的观念根植于每一位项目管理者心中,通过传帮带、实战练、压担子等形式,锤炼项目管理者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扎实作风,使他们具备不懈怠、敢担当、有韧劲的品格,让“挑重担不怕路途远”成为管理共识,引导他们把主要心思、时间和精力花在项目管理上,紧盯项目管理的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根除遥控指挥、责任下移等不良风气,推动项目全面创优。
强化项目管理者履职担责的恒心。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引导,使项目管理者忍得了每天钻隧道、爬高桥的艰辛,耐得住长年蹲现场、管工程的寂寞,保持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的恒心,在繁琐杂事面前不厌烦,在单调生活里面不沉沦,避免陷入行动迟缓、作风飘浮、管理失控的状态。使他们能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神抓好管理。
严格对项目管理者的失职渎职问责。一个项目由好变坏,背后必然是相关管理者的失职渎职行为在作怪。因此,应当加大对项目管理者的问责追责力度,建立“失职必问、渎职必惩”的机制,把板子打在直接责任人的身上,打到痛点,让其不敢失职、不敢渎职,心生敬畏。对出现“走下坡路”迹象的项目,应及时查明原因、厘清责任、严厉追究,采取经济处罚、降职停职、终身禁业等手段,提高失职渎职成本,阻止恶性循环延续,推动项目管理沿着健康轨道前行。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