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创新:始于智慧 惠及现场

——中铁十二局玉磨铁路施工侧记

解 冰 刘明川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18年05月15日   2 版)

    通讯员  解  冰  刘明川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西北,山峦葱茏,沟壑纵横。32.2公里的管线上,桥、隧、涵、路相连,犹如一条玉带,伸向远方。

    这就是中铁十二局玉(溪)磨(憨)铁路建设工地,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智慧、实力和能力的比拼。

    方案与技术:优化至更好

    中铁十二局施工的玉磨铁路坐落在滇南的云贵高原,特殊的地形地质给施工平添了许多难度。外部:山高沟深,交通不便;内部:岩体破碎,风险极大。

    “遇难不蛮干,开动脑筋想办法才是上策。”项目经理张隽介绍,通过优化施组和技术方案,降低难度和化解风险,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6年4月,项目部人员进场后,张隽和工程技术人员带着图纸,对整个标段进行了全面勘察,审核设计方案,排查和评估风险,整理出各类问题50多条。随后,他们成立了技术团队,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40多条方案优化建议。

    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李峰说:“管区内6座隧道总长27.24公里,有15个掌子面,是优化重点。”全长17.44公里的万和隧道设置3座斜井和1条125米长的明挖段,原方案的斜井位置紧邻213国道,看似运输方便,其实弊端很多:邻近公路施工,风险成倍增加;公路附近建筑物林立,难寻施工场地;开工和用地审批时间长,工期愈加吃紧。

    善于动脑筋的建设者经过反复勘察和比较后,提出了“一揽子”优化方案。项目部总工程师李建桥算了这样一笔账:万和隧道将1号斜井和2号斜井移位,让其避开公路,也有了开阔场地。调整3号斜井的角度,使之缩短300米,提前39天进入正洞施工。他说:“3座斜井重新设置,实现了安全、场地、工期一举三得。”

    隧道弃渣,涉及环保、征地、施工组织、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开工初期,原设计有5个弃渣场,运渣时要穿越高速公路、213国道和村庄,最远运距达7公里。

    “成本高、风险大、效率低。”项目部领导为改变而奔波,接连几天在每个隧道洞口附近“探宝”,果然大有成效:基本上每个洞口附近都有一定容量的场地。他们先请来专家进行环保和安全评测,达标后将原来的5个弃渣场废止,重新规划了7个弃渣场。

    现在,除万和隧道明挖段运距2.4公里外,其他6个弃渣场都在洞口附近,最远运距只有1公里,成功避开了高速公路、国道、村庄,减少了施工干扰,降低了运输成本,保证了弃渣运输安全。

    工装与工法:应用至最佳

    在任何一个隧道掌子面,全是先进设备组成的“联合舰队”:有企业投入巨资购买的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拱架安装机,也有自行研制的全自动整套模板、多功能防水板铺设台车、二衬带模注浆一体机、喷雾养护机等。

    张隽解释道:“先进的施工装备让工法更优秀,相互促进关系可以将效果发挥至最佳。”

    在工地试验室、混凝土拌和站、钢结构加工厂,他们购置的各类设备约150套,其中工地试验室集力学、土工、胶材、集料、加工等13个功能于一体,配置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机,以及土工布、防水板检测仪、耐久性混凝土电通量仪、抗渗仪等设备。

    “微创新”也成了丰富工装的一大来源:土工布布设垫片定位模具、防水板整体台车、防水板及止水带焊接技术、盲管定位装置、三台阶临时横撑固定装置等,总数超过10项。

    项目部工程部部长马连喜特意讲述了隧道二衬自动分层分窗浇筑系统。他说:“过去隧道浇筑二衬混凝土时,都要人工转换输送管,我们经反复研究,在台车上部设置了储料斗,混凝土可以自动分层分窗浇筑。”这种新工艺既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又保证了混凝土实体质量。

    针对隧道衬砌拱顶易发空洞难题,他们研制了拱顶注浆系统,系统由一整套新的注浆流程、新的工装装备及高性能充填材料组成,在简化传统注浆工艺的同时,提高了注浆质量。

    软件与硬功:配备至高端

    在中铁十二局玉磨铁路建筑工地,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安全监控、电子施工日志、拌和站等全部建立了信息化系统。安全总监李杰坦言:“软件的高端配置为安全、质量提供了极大保证。”

    但是,软件毕竟是由人掌控的。他们信奉的是:“软件得由有硬功夫的人操作,才能真正达到管理高端。”于是,他们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应用全自动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化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

    张隽表示,培养管理、技术和施工人员的“硬功”,是推动创新的基础,要久久为功做下去。

    晚饭后,职工夜校里播放着BIM技术专题片,技术人员围坐在一起,观看着这项可移植到隧道工程上的新技术。李建桥是承办人,他聘请一家专业公司搭建了BIM信息模型,对隧道各道工序的作业内容一一展示,既学习BIM技术,又研讨隧道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他们的技术攻关团队采用组织施工难题研究、以会代训形式进行技术培训,让软件与硬功有机结合,将生产要素配置至高端。

    初夏,七彩云南的大山深处依然天高气爽。抬眼望去,一个个桥墩拔地而起;俯耳静听,一座座隧道正在掘进……不久,桥、隧、涵、路将连成一条钢铁大道,构成一道新的人文景观。

打造滇西南软岩施工“金刚钻”
创效舞台育能人
创新:始于智慧 惠及现场
“三板斧”破解玉磨铁路软岩隧道施工难题
理清优化方案“账目” 拨准降本增效“算盘”
以科技利器锻造隧道施工全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