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 进
钢铁电子商务是钢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只有钢铁电子商务发展起来,钢铁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才会完成。这需要从整个钢铁业转型升级的高度来看待。
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去年统计的国内钢铁电子商务平台的数量是150个左右,今年有机构统计的数字是174个。目前钢铁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其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是指发展电子商务是社会经济进入到新常态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钢铁行业新常态下的“三期叠加”要求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方面的创新来提升竞争力。
“地利”是指技术创新的发展,为钢铁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包括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等等。
“人和”是指政府在鼓励社会经济的发展向电子商务方向发展,行业也到了必须要走电商平台道路的阶段。
但是在“天时”、“地利”、“人和”面前,我们需要的是冷静思考,目前的钢铁电子商务还面临哪些瓶颈?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钢铁电子商务平台模式还不标准、不规范。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包括钢铁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应该是“1+4”的平台模式:“1”是指要有以电子商务技术为支撑的实实在在的交易平台,“4”是指要有4个方面的支撑——电子商务技术的支撑、完整的物流体系的支撑、完整的支付体系的支撑和信用体系的支撑。钢铁电子商务要求其平台足以推进钢铁产业供应链的形成和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钢铁电子商务的双赢模式还很模糊,需要我们从事钢铁电商的人认真思考。三是钢铁电子商务的运行主体不明确。目前钢铁电子商务的运行主体有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商等。钢铁电商是走社会化的路子还是产业专业化的道路,前景还不明朗。产业发展电子商务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要形成供应链,不能形成供应链的产业电商平台恐怕是要失败的。四是实际交易如何形成?电子商务交易形成需要实际交易,不能是撮合交易。线上的实际交易如何变成实际的消费?如何与物流结合起来?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五是支付的诚信体系如何构建?目前很多钢铁电子商务平台比较关注支付,其实他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支付背后的诚信。
产业电子商务平台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或困惑,不能去盲目发展,而要脚踏实地一个一个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解除这些困惑。因而在理性推进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其本质,在目标上做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或节点,发挥把整个产业链连接起来的功能;在目的上是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降低产业和企业的运行成本,在替行业和企业省钱的过程中,钢铁电子商务平台才可能盈利。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