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叶玲玲
2014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以刷新纪录的571亿元全球成交额,带动着电子商务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席卷而来;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召开,正在出访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为大会发来的贺电中称:“互联网正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
借力转型,在全国物流企业50强中位居第五位的中铁物资集团早在2012年就选择了主动“拥抱”互联网,上线中国大宗物资网,抢滩电商蓝海;中国铁建也因此成为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涉足电商的上市建筑企业。
如今,随着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产能过剩等困境的钢铁行业将电子商务提升到了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与此同时,在国务院2014年10月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管理工程均出现在重点工程榜单上。
诸多利好之下,横跨钢铁、物流等多领域经营的物资集团将中国大宗物资网做得风生水起,其成交量在全国170多家钢铁电商中位列前七,目前正以每个月30%的速度攀升。该企业“综合物流产业引领者和供应链服务专家”的战略目标也正借由互联网的力量加速落地。
整合供应链
“我们做电子商务并非赶时髦,而是关乎未来的生存之举,是要抢夺阵地的。”物资集团董事长金跃良这样阐释两年多前的“触网”之举。
作为居于产业链中游的传统物资贸易型企业,物资集团一直在资源厂商和用户之间承担着“沟通产需”的角色。但在该集团提出打造“供应链服务专家”战略之初,企业在资源、市场以及营销网络上的积累还处于一个松散状态,核心竞争力也在上下游企业的强势挤压、无序的市场生态中被蚕食。与此同时,为了解决物资需求刚性强、消耗总量大但采购分散带来的管理粗放、效益流失问题,中国铁建于2009年提出了集中采购,物资集团承担起物资集中采购中心的职能。
如何加快肩负起“为中国铁建降本增效、为社会提升物流效率”的使命?物资集团选择了融合突破时空限制、高效、集约等特征的电子商务作为支点,全面整合资源、市场、网络优势,打造从厂家到客户之间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2012年4月,物资集团在上海上线中国大宗物资网,立足大宗商品市场,打造为终端市场提供供应链交易服务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主营钢材、水泥、矿产品、油品等大宗物资商品,逐步实现了实时需求发布、网上交易、在线支付、物流、业务撮合等线上交易服务,如今已拥有1100多家会员企业。在聚合到电商平台的整合中,物资集团这个全国最大的铁路工程物流服务商贯通上下游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变得更加紧致。
为强化对上游资源的掌控,物资集团先后与鞍钢、攀钢、河北钢铁、中石油等几十家大型资源厂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集采的推进中以集量优势,提升其在全国各大片区核心资源的话语权。
在网络布局上,该集团如今已在全国21个重点物流节点城市、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拥有70余家二三级分支机构。2013年12月,为配合中国铁建物资集中采购供应新模式的推进,物资集团通过建立11个区域分中心、3个专业分中心和1个海外分中心,构建起辐射全国、纵横交错的物资供应网。
身为全国仅有的两家铁路钢轨代理服务商之一,物资集团掌控了全国新建铁路钢轨供应近50%的市场。随着集采推进,中国铁建每年上万个工程项目、几千万吨的刚性采购需求更为大宗物资网的落地提供了庞大的市场支撑。
突破线上壁垒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钢铁电子商务平台的数量已攀升至174个,然而真正能够吸引客户、实现盈利者寥寥,更无法奢望像阿里巴巴那样牢牢掌控行业话语权。
和天猫、京东这些快速消费品行业电商相比,钢铁电商需要托举的是整个产业的供应链,需要突破的壁垒诸多,如果解决不了这些“拦路虎”,企业转型的梦想也终将在电商蓝海中迷失。
实现“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闭合流转是电商平台的灵魂所在。
依托物资集团线下成熟的业务模式以及中国铁建的集采平台,中国大宗物资网一方面可以将分散在全国的工程物流采购信息进行区域划分,并在平台上发布;另一方面在线上构建厂家专区,发布核心资源厂商供应信息,形成稳定可落地的资源渠道,需求和供应信息同时集聚,为发现优质资源和商机提供了无限可能。
借助物资集团覆盖全国的经营网络格局,中国大宗物资网具备了为全国客户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基础;同时,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设立马钢常州钢市、丽兴钢铁物流等指定交割库,完善加工配送等现代物流体系。
在线支付问题是大宗电商平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和快速消费品不同,大宗物资每笔成交额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这样的额度并非普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承载。
凭借自身线下业务每年高达3000多亿元的资金流转额度和央企良好的品牌,物资集团获得中信银行、中金支付等金融机构主动抛来的“橄榄枝”,携手发力供应链在线金融、第三方支付结算,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便捷的支付和在线订单融资、仓单质押等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全面整合供应链内部交易和融资获得渠道。
“互联网第一考虑流量,网站首先要把规模做成”,金跃良表示必须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做电商。今年,该集团不仅将网站的注册资本金增加了1倍,还选取东北、华东等6家子公司作为试点单位推行“线上”业务。年底,该集团旗下所有的线下业务将全体转战“线上”,以线下市场带动线上客户的集聚。大宗物资网还及时发布手机客户端软件,通过更便捷的用户体验为其在移动端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今年8月,网站升级版上线运营,成为国内首个面向建筑施工领域等终端客户提供B2B和O2O模式服务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综合服务平台。社会各方交易会员客户只需在工地轻点鼠标完成购销业务交易,就可以享受到线下全流程的配套服务。该模式在实现平台资源直供的基础上,以高端咨询服务和在线供应链金融业务为支撑,实现了国内建筑施工领域生产资料采购电子化和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
打造融合生态圈
11月25日,全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上,中国大宗物资网董事长张泓提出一个引起嘉宾热议的理念:“钢铁电商平台最重要的属性是‘相互融合’,各平台之间应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成长中的钢铁电商打造一个良性的生态圈共同成长。”
今年4月,为了实现“促进建筑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目标,由物资集团发起的“中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联盟建筑工作委员会”成立。“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在替行业和企业省钱的过程中,钢铁电子商务平台才可能盈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这是钢铁电商存在的基础。
对中国大宗物资网而言,依托自身日渐庞大的现实交易体量,形成了国内施工市场大宗物资真实交易价格、价格指数。这些大数据转化为可以共享的信息产品,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行为提供精准的“行军指南”。
锁定自身优势,中国大宗物资网的主要业务模式为面对终端客户提供供应链服务,重点关注钢厂与终端用户之间的衔接,仓储物流可能不会成为网站的主要业务模式,这部分将与较为成熟的平台进行对接合作。6月16日,金跃良会见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军,双方在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电子商务、仓储资源对接上找到了合作契合点。
如今,“中国大宗物资网”的广告牌已与物资集团的标志一同被悬挂在其位于北京西四环总部大楼最显眼的位置,成为该集团全力打造电子商务板块的有力注脚。自2012年4月开启电子商务起,金跃良和他的团队就没有把电子商务放在战略层面束之高阁,而是致力将其打造成一种融合企业核心优势的全新商业模式,为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动力。
目前,国内整个钢铁行业通过电子商务获得的贸易份额不到5%,撬动万亿元规模的钢铁市场,道阻且长。物资集团的电子商务转型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市场有待开拓。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