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公公的“报喜”电话

苏 莉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14年11月27日   4 版)

□ 苏  莉

    “小苏啊,今天在《中国铁道建筑报》上看到你的文章了,写得比以前有进步。”电话那头,77岁的公公声音洪亮,透着高兴。

    接公公的“报喜”电话,已成为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事。每每想到近耄耋之年的他戴着老花镜,逐字逐段地查看报纸的情景,心里又是感动又有一份愧疚,他得失望多久才能在报纸上看到我的名字。

    我的公公是个老铁道兵,也许是骨子里扎根的那份深深的眷恋,也许是他的儿子、儿媳都在这支兵改工的企业里打拼,即使是调离了原单位,他仍对这支队伍非常关注。看《中国铁道建筑报》,是他退休生活的重要事项。通过报纸,他了解到老单位在转型发展的不同时期经历的种种考验,采取的重要举措,取得的系列成就。每每在电话里,他的信息量比我们还及时、丰富。尤其是我从事宣传工作以来,他更是高度关注这份报纸,不仅每期必看,还把好文章记下来,告诉我多看多学。曾经有段时间他们单位没订上报纸,他自己掏钱到邮局补订。因为公公所在地离北京更近,报纸总是比我早收到,如果哪期有我的署名文章,他会在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有时候我已看过电子版,但当他的“报喜”电话来时,会隐忍着喜悦,假装是刚听到。

    老人家关心我的工作,进而关心我所在的单位。今年3月底,他打来电话:“你们十四局有两个公司都是中国铁建宣传报道先进单位,你们没评上呀?”记得当时,我的鼻尖直冒汗。

    还有一次,因为我的一篇发表稿件,他在电话里说:“你们单位是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了,不错呀,企业很有发展前途,要好好干!”

    如果时间久了,没接到他的“报喜”电话,就会接到另外一种电话:“小苏呀,最近没在《中国铁道建筑报》上看到你的文章,还要多努力……”

    作者单位:十四局集团二公司

物资集团举办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
“光合作用”结硕果
7家单位共享新闻报道培训“宴”
培养全能型新闻人才
公公的“报喜”电话
编校结合 守土有责
我说先进人物的先进性
不宜宣传“带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