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姜大兵 本报记者邓昆伦
喜获7项项目管理大奖,成为获一等奖最多的施工单位;在90天内,中标4个项目,合同额34亿元;完成了2013年前亏损项目的减亏、扭亏,2013年后没有出现新亏损项目……
这是十六局集团轨道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高宪民强优管理结出的硕果。
2012年6月,高宪民上任伊始,就在公司探索建立长三角、珠三角、中原、西南等片区指挥部,并派出班子成员任指挥长,实现片区内各项目资源整合,形成共揽共管大格局、大优势。
2013年,高宪民团队与时俱进,迅速作出强优项目管控、部分退出承揽职能的决定,同时完成区域指的考核兑现,全面清理区域指相关制度,快速建立、完善城市指挥部系统制度并广泛宣传,让公司全体员工看到了新管理模式带来的更多益处。
抓好基层专业队和项目经理队伍建设,是搞好工程公司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高宪民全力推进专业队建设,确定了建成41支专业队的“硬指标”。2012年,轨道公司盾构掘进、管片生产等专业队在深圳、广州、杭州、东莞等项目逐步成立,到目前,轨道公司各类型专业队已有31支。
项目经理是项目的领头羊,是实现项目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关键。高宪民坚持项目经理选用必须走又红又专,公开、公平竞争的路子。
今年8月,轨道公司组织了两场竞聘会,19人参加,选出两名项目经理、两名中层管理者;10月,组织两场竞聘会,10人参加,选聘了两名项目经理……
与此同时,高宪民提出,将项目管理进行分级控制,分为公司关注、城市指挥部关注和项目自身关注3个级别,每季度动态公布,充分发挥公司、城市指挥部、项目部3个积极性,并各有侧重,直至问题解决。
他们认真研究出台了《公司项目上场策划、评审管理办法》、《城市指挥部考核办法》等制度,用好用活管控和考核两手,强势驱动项目管理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