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青岛11月21日讯(通讯员王博成 张莉媛)近日,由十七局集团一公司承建的青岛市钢筋加工配送中心办公区内格外繁忙,前来咨询、洽谈钢筋加工生产的单位络绎不绝。中铁隧道局刚走,蓝色硅谷项目的两家单位的人员又被该公司业务人员带领来到生产区域参观。
该公司于2010年成为第一批青岛地铁施工建设者。青岛市近年来连续发文,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建立高强钢筋加工配送中心。“项目传统的钢筋加工生产能力弱,效率低,加工质量和进度难以控制,材料和能源浪费严重,成本高、利润低。”公司副总经理秦志斌说,青岛地铁钢筋加工配送中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
该公司主管领导表示,专业化发展不仅需要胆识和气度,也要有所舍弃,方可专功专长,企业转型发展需要加快构建专业特色和领先优势,走“专、精、特、新”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该钢筋加工配送中心于2013年9月1日开始对内进行生产加工,共进场数控设备11台(套),占地面积4992平方米,同时承担中国铁建青岛地铁2号线所属10个工区的桩基钢筋笼、钢格栅、钢筋网片及结构钢筋的集中加工配送任务,生产总量13余万吨。
目前,钢筋加工配送中心已获得青岛市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加工经营许可,成为中国铁建系统首家、青岛市第二家拥有生产运营钢筋加工产品资质的独立厂家,使原本单纯的施工市场得到衍生。使用钢筋加工配送中心产品的兄弟单位反映,自从建立钢筋加工配送中心以来,不仅为他们省去了建场、管理的麻烦,更使钢筋加工产品的质量有了保证。
建立钢筋加工配送中心,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据钢筋加工配送中心详细计算,就加工1吨地铁隧道初期支护所需的网片来说,加工配送中心需要成本约540元,而传统的现场加工需要的费用约为800元。仅这一项就可为中铁建青岛地铁项目10个工区节约50余万元。
目前,青岛地铁混凝土搅拌站也已开始对青岛地铁2号线投入生产,正在积极申办面向市场生产的资质认可,有望成为该公司第二个迈向专业化生产的施工领域。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