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14年11月08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愿意正视,方能看见

——读柴静《看见》有感

郑津湘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14年11月08日   4 版)

□ 郑津湘

    公司开展悦读会活动,众多的书中一眼认出了《看见》封面上喜欢穿黑色衣服的柴静,也就拿起来,开始翻阅。简简单单的序言后就开始直入主题,正像她演讲时给我的感觉——利索。书中内容是柴静对从事10年新闻报道工作中给她鲜明印象的人与事的梳理,是她将曾经接触过的新闻进行了温故知新和深入总结。但使我感触颇深的不是前面读起来画面感强、引人入胜的新闻报道章节,而是最后两章,柴静谈到了自己的个性缺点和对已故导师陈虹的缅怀。

    柴静在日记里写道:“一个人得被自己的弱点绑架多少次啊,悲催的是这些弱点改不掉。但这几年来……能起码认识到什么不好,最重要的,是能以‘别人可能是对的’为前提来思考一些问题。”柴静愿意改变自己,在被他人说成固执、傲慢、偏激后,在亲眼目睹了自己在电视机里呈现出的冷峻表情后,她选择了接纳和转变。人,贵在自省。愿意相信别人是对的,重新思考自己,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柴静善于分析,不论是做新闻还是反思自己,她会在本子上作出逻辑分析,步步铺展开来。我回想自己,也有苦恼,有时对人对事的态度也欠妥当,嘴脸不好看,只是没有一架摄像机拍下影像作为证据参照,让我了解自己愁眉苦脸的自负神色。其实周围同事、领导的眼睛就是摄像头,心灵就是底片,我愿意在别人心里留下什么印象呢?我也学着柴静在小本子上对自己设问,结果我下意识写下的四个词是积极、开心、真诚、善良,我知道要做到这些还需要不断努力。

    在初入职场工作的这一年里,我始终放不下自己的矜持,不愿与其他同事打交道,不喜欢和别人聊天,总是一意孤行地认为工作就是工作,不需要什么寒暄,也没什么事好聊,与其他部室工作以外的沟通几近为零。更可怕的是我还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工作就该如此。部门领导在我的鉴定报告中写道:“与其他部室协调沟通缺乏技巧。”我嗔怪道:“我和他们在工作上沟通没有问题。”依旧毫无悔意。有次项目领导跟我谈心:“想干好综合办公室工作就要学会八面玲珑,大忌就是与各部室分庭抗礼,而你却在冒这个险。”我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一只“刺猬”。

    读完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家暴的那一章节后,刚好就看到了网络上李阳出家的标题消息。我相信李阳作此决定的原因不是家暴丑闻被舆论批判后被迫的抉择,而是对于自身恶魔行为的忏悔,对于妻子、女儿、婚姻的忏悔。人性的恶始终会被善取代,每个不完美的个体都没有资格再去谴责什么,人人都有丑陋的一面,敢于正视自己,才可能得到救赎。

    “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我的起点太低,所以用不着发愁别的,接下来的几十年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从愚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这是穷尽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想到这点就踏实了。”书中的这段话让我心里为之一动,憋闷已久的心渐渐填进了氧气,一刹那,勇敢的柴静让我敬重和敬畏。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流淌的,在流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阻碍,有的来自外界,有的来自内心,我们往往乱了主次,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外界,而忽略了内心的建设,外界的纷扰可以见招拆招,而内心的纠葛我们愿意正视,才能看见。

    作者单位:二十二局集团

心明眼亮——夏亮亮
谁把大漠叫醒
云南印象(图)
工作不找借口
愿意正视,方能看见
迁徙
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