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凡瑞
《洛克菲勒家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洛克菲勒在某石油公司工作的时候,他从事的工作是每天检查石油罐的盖子是否自动焊接完成。从清晨到黄昏,他需要成千上百次地看着机器,并重复同一个动作。在这份很多人都无法长时间忍受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中,他发现焊接剂滴落38滴就够了,而非39滴。由此他研制出来一款“38滴型”焊接机,给公司增加了5亿美元的利润。
一个是枯燥乏味的工作,一个是让公司获得丰厚利润的一滴焊接剂,两者之间的差距只有小小的一步。惠普创始人之一戴维·帕卡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在建筑企业日益壮大,生产流程日益扩充的今天,我们如何成为这样的员工?
要实现心态上的转变。要像洛克菲勒一样能够忍受住这份工作的枯燥与乏味,并要有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想法,才能专心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发现细节里的宝藏。
要善于发现细节。支撑洛克菲勒发现少用一滴焊接剂的前提是他对此项工序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在枯燥的工作中,通过细节观察,他发现了38滴是最合适的。在施工单位,每天需要处理的生产工艺和施工流程成百上千,要完备地掌握它们,并发现它们的不足,作为一线员工,要做到在繁重的事务中有条不紊、百密无疏,于细微之处见真功,从小事中发掘、积累,使工作经验不断完善。
要形成处理细节问题的思路。在工作中,突发灵感蹦出的“小点子”要及时记录下来,寻找方法实现目标,让新技能、新工艺、新流程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把“小点子”变成“金点子”。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企业管理中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最终的执行效果,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才会有完美的结果产生。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