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14年11月01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专业化快速成长之路

——十二局集团三公司提升铁路铺架能力纪实

杨广臣 冯学亮 王晋亮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14年11月01日   2 版)

    本报记者杨广臣  通讯员冯学亮  王晋亮

    500米长的钢轨在铺轨机的输送下,徐徐滑落在轨枕上。

    32米长的T型梁在架桥机的推移下,稳稳降落在桥墩上。

    一道道工序严谨,一项项技术娴熟。人员、设备、方案、组织、施工……一切均能与国内“铺架大家”相媲美。

    十二局集团三公司着力发育铺轨架梁专项施工能力,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快速成长之路。

    小是雏形,干是起点

    2006年,正当兄弟单位铺轨架梁成为支柱产业时,三公司的铺架施工才起步。“开始规模小,技术不成熟,设备也残缺。” 但历任领导都不甘落后,三公司人说:“先干起来再发展。”这一年,他们组建了架桥公司,陆续购买了专用设备。三公司主管领导梁彬彬介绍:“我们从小做起,不贪大求全,从30公里、50公里的铺架量开始,逐步学习技术、摸索经验、培养人才。”三公司副总工程师武华回忆道:“在胶(州)济(南)铁路铺架时,我们用的是焊轨基地的长轨运输车。运输车上的支架放轨时不对路,越放越紧,60公里线路折腾了一个月才完成。”磨练总结出了经验,三公司铺架技术的“雏形”已经形成。

    2008年,在襄(樊)渝(重庆)铁路二线,他们第一次使用自己的架梁设备,铺架了60公里桥梁和线路。“雏鸟总能长大的,从那以后我们对铺架有了初步的管理和技术积累。”三公司人这样说,话语中多了几分自信。

    大是需求,专是目标

    2014年9月中旬的吕梁山区,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地,梁彬彬向记者历数了近几年承揽的10多项铺架项目,有高铁无砟轨道的铺轨,有重载铁路的铺轨架梁……总量超过2500公里。他说:“我们在上级的支持帮助下,承揽任务向铺轨架梁工程倾斜,以‘大’搭建平台,然后确定了做‘专’的目标。”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十二局集团三公司人的心气很高。可是,专业化需要人才、技术、设备、制度等一系列“硬件”支持,这些从哪里来?又如何落地生根?

    梁彬彬说:“多渠道引进、培养人才,效果非常明显。”他们从原来从事铁路既有线施工的骨干中转一批,从院校的对口专业招一批,再从土建专业中选一批。这“三个一批”经过短期培训,很快都成了铺架骨干。同时,每台桥梁铺架机和行车调度还从铺架专业企业聘请一名技术总监,进行传、帮、带。十二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部常务副经理王勇说:“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成长起来了一批骨干,有铺架技术的、制定方案的、现场组织的、物资管理的,进步非常快。”

    专业化能力强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设备实力。“仅铺架设备就投入了3亿多元。”梁彬彬说:“我们陆续购置了大型整道机、机车、轨排铺架机、补砟车、架桥机、焊轨机等十几种铺架设备,配置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三公司的铺架施工已步入了专业化轨道。”王勇补充道:“一种由铺架锤炼的文化正在形成,包括前期方案的审核,中间方案的修复,铺架基地和梁场的规划、建设和功能应用。”三公司还制定了一整套铺架管理制度,形成了有章可循的运行体系。

    “大”而“专”,目标就在眼前。

    高是品位,精是方向

    2013年初,主管行政工作的陈志高在公司“四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做强专业,研究桥梁工程中的铺、运、架方案制定、技术应用、设备配套管理、运营调度、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升能力。”

    铺架施工步入专业化轨道的三公司,追求的是更高的品位。

    2013年4月,他们开始细化管理模式,将架梁专业从原来的铺架公司剥离出来,成立了架梁项目部。铺架公司转变职能,由直接组织铺架施工转为资质管理、铺架技术管理、铺架劳务管理和设备大修保养。

    渝(重庆)涪(陵)铁路的铺架,对三公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虽然铺架任务只有100公里,但风险级别极高;邻近铁路营运线铺架,最近处相距才4米,不到20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通过。施工时稍有侵线,就可能酿成大祸。项目经理王燕青介绍:“保证万无一失是管理底线,我们‘三管齐下’,用方案预控,严格现场监控,狠抓组织制度落实,两名安全督察员重点防控,40名安全员轮流巡视检查,8名安全防护员按责任区把守。”

    “500公里的无砟轨道线路铺架,两个月完成。”这是贵(阳)广(州)铁路铺架施工创造的纪录。梁彬彬说:“机关工作组蹲点指挥,会议室兼宿舍,会议桌周围都是床,困了就在床上躺一会儿。”

    夏季的广西桂林,山水如画,但酷热难耐。三公司在有史以来最长的施工管区内摆开了一条长龙,梁彬彬与公司副总经理吴家顺、张红卫以及项目经理尹森分头组织,武华和项目部总工程师高丽两位女将,跟男同志一样摸爬滚打,最快时一天铺轨14公里。这是一场没有竞争对手的比赛,因铺架基地调整留给铺架的时间不到3个月,三公司展开了突击施工。“铺架施工往往都是‘争时抢晌’,还要排除许多线下和线上作业的干扰,管控好风险。”尹森说:“我们将4个半月的工期缩短至两个月,提前10天达到静态验收标准。”

    在十二局集团三公司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部,项目经理李军保从施工组织、管理模式到人才培养,讲的都是由专业化提升到精细化的事例。他说:“铺架的各个工序都由专业队施工,钢轨焊接、长轨运输和放送、轨排生产都定员定岗。由7人组成的调度中心,是铺架的指挥‘中枢’,由聘请的专家把关。”调度中心主任刘海锋指着《工程列车运行计划》、《机车周转图》、《列车运行图》告诉我们:“这个调度中心相当于‘小铁路局’,不仅管制定列车运行计划,还要实施列车运行调度。”记者仔细查验了一下,在178公里线路上,每天有37列运送枕排、长轨、桥梁的机车。刘海锋说:“我们24小时值班,对每辆机车走到哪,每个作业点的进展都了如指掌,而且要分轻重缓急,对‘晚点’和‘急用’的合理调度。”

    起步晚,进步快。2014年前9个月,十二局集团三公司已完成铺架任务超过900公里,由小到大、由大到专、由专到精细化,他们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快速壮大。

专业化快速成长之路
互联网营销拓宽降本增效新渠道
安全处罚零容忍违章行为无处藏
消除隐患保平安(图)
较真的“红袖章”
隐患治理平台:安全纠察无死角
中标南昌梅林大街地块
中标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机电工程
赣龙铁路福建段开始铺设长轨
包头全钢构住宅项目封顶
我国首座最宽变截面转体桥成功对接
预案切莫闭门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