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四季度是冲目标、稳增长的攻坚之季,是补短板、强弱项的关键之季,更是定全年、保全局的决胜之季。年度任务目标不仅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落实党中央“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战略部署的政治任务——此刻进度慢一分,国家重点工程落地就迟一步;此刻效能差一点,企业高质量发展就少一分底气;此刻干劲弱一些,职工全年收益就缺一份保障。作为国家基建“主力军”,中国铁建全体干部职工必须以背水一战的姿态,打好这场全年收官战。
当前,中国铁建面临多重现实挑战:市场经营行业竞争加剧;部分项目施工进度推进滞后;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压力仍在。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年度任务收官,甚至拖累企业长远发展。面对挑战,中国铁建各单位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迅速进入“倒计时”状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大干四季度”的攻坚战中。
经营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要强化担当、抢抓机遇,咬定目标不动摇。各单位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投资领域,在“两新”“两重”、城市更新等领域突破,深耕属地市场、创新“技术+商务”模式,动态推进在手项目;项目落地须建强“日跟踪、周调度、月考核”机制,组建专班攻坚重点项目,完善“股份统筹、区域协同、二级执行”联动体系,确保项目早签约、早落地;风险防控要守牢合规底线,通过专题教育、刚性制度、严格问责,杜绝“重规模轻效益”,落实“六不揽”“七严禁”,筑牢“三个防线”。要压实主体责任,将目标分解到岗到人,领导干部须靠前指挥、亲自协调督战;锤炼过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啃“硬骨头”;优化考核激励,凭业绩定奖惩,重奖先进、严追责慢,公开晾晒“成绩单”,营造奋勇争先氛围。
施工进度是履约的“硬指标”,要攻坚克难、紧抓快干,咬紧牙关不松劲。抓施工进度,首在锚定节点、分解任务。各单位要拿出“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的硬举措,把任务压实到班组、责任明确到个人。针对重点项目,要组建专项攻坚组,靠前协调解决人员、材料、设备等资源难题。要提前筹划破解堵点、提效赋能。施工过程中遇到“卡脖子”难题不能“等靠要”。要善用创新手段破危局,用联动措施聚合力,及时解决一线痛点难点,让进度推进“一路畅通”。要在方案优化上下功夫,能并行的工序绝不串行,可优化的流程绝不拖沓,用“钉钉子”精神啃下进度“硬骨头”。同时必须守住质量底线,严禁“重进度轻质量”的短视行为。
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要严抓细管、筑牢防线,咬合联动不缺位。夯实安全根基,须从源头把好“技术关”。无论是危大工程方案的编审批与专家论证,还是螺栓、锚具等辅材的进场检测,每一项要求都是阻断风险的“关键防线”。各单位要深入推进“两个行动”,实现“治标”与“治本”双发力。安全生产“雷霆行动”聚焦当下隐患排查,各单位要针对项目层面“宣贯多、落实少”的痛点,从人、机、物、法、环全维度排查,用作业票、网格化管理做实风险辨识与交底,靠“吹哨人”机制调动一线积极性,确保问题整改闭环,专治“当下病”;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立足长远强基,要结合今年“强基固本年”目标,对照8大项26小项任务清单,梳理成效、补齐短板,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与本质安全水平,根治“根源病”。两者协同发力,方能形成“当下改、长久立”的安全管理格局。
劳动美在一线,奋斗者正青春。眼下冲刺四季度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铁建全体干部职工须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务实担当的作风,在市场经营上精准破局、在工程进度上迎头赶上、在安全工作上万无一失。既要圆满完成年度任务,更要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贡献铁建力量,以优异成绩为全年工作画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