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4日讯(通讯员杨奇越)近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家数据局公布了首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项目名单,由中国铁建推荐、铁一院申报的“铁路勘察地理地质多模态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项目荣登榜单,成为我国铁路工程领域唯一入选项目。
该项目根据铁路勘察全生命周期对地理地质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多维性需求,将整合遥感影像、地质勘探、地形测量多源数据,依托中国铁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运营平台,通过数据收集、清洗、标注形成高质量数据集,实现勘察原始数据从收集到标准化应用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最终形成“数据资产台账+场景化授权+市场化交易”相结合的长期运营机制。
项目的实施,将使历史数据转化为数字资产,高效辅助线路优选、专业设计、行业大模型训练等内容,为工程师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数据支持,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与专业决策水平。同时,项目构建的铁路地理地质数据集还将积极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实现数据持续更新、价值不断释放和产业良性发展,有助于开拓企业数据服务新赛道,为企业创新增长注入全新动力。
该项目是铁路勘察技术智能化转型工作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铁建深入贯彻《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重要实践。通过标准化数据治理,项目填补了铁路工程领域多模态数据集的空白,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范式,为我国在铁路勘察关键领域的数据主权建设提供了可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