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卿璇
我的外公,年轻时曾是一名会计,或许是因为他的职业,讲到廉洁的主题,让我第一个想到了他。我是将他塑造成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还是一位和蔼可亲满脸笑容的老人?提笔又落,事实是,我与他并不亲昵,未曾感受过他手心的温度,也描绘不出他望向我的眼神。
他瘦瘦高高,神情肃穆,不喜多言。但做事一丝不苟的名号却响彻十里八村,大家都知道,这老爷子党员觉悟高,为人正直磊落,廉洁自律,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凭借这严谨、公正的性格,就连集市的小商小贩都不敢当他的面耍小把戏。
外公家门口有一棵松树,笔直的树干,刚劲挺拔,朴素美丽。虽然彼时的暮春正是百花争艳的季节,可青松特有的干练挺拔的气质,却并没有逊色于其他花木。我蹲在门口玩石头,有两个人正挨家挨户地“串门”,模样眼熟,好似政务公开栏里张贴的几张照片。他们从邻居家出来,邻居的手被男子大包小包地塞得腾不出来,嘴巴快要咧到后脑勺,喜上眉梢地连说:“这你放心,我肯定选你!”走罢,男子正要敲我外公家的门,他的老婆赶忙摆手拦住,上前来劝道:“怎么,他这么死板,进去肯定碰一鼻子灰,不知道怎么数落咱们呢,赶紧走,别被他听到……”
那年我七岁。
蝉鸣声声,诠释着夏天的酷热。屋顶的灯泡已经泛黄,微弱的灯光照在案上,外公透过厚厚镜片下布满血丝的双眼仔细翻看着账本,他从容的神情,让人感觉不到一丝酷热。“爸,依我说,这活儿咱不接,这都是前任厂领导留下的糊涂账,现在让你查,这不得罪人嘛。”这话不知听到几遍了,可是就是入不了外公的耳。“干会计还分活儿好不好啊,都一样,捋明白账就行,其他的咱不惦记。再说了,人家让我查账就是信得过咱,好事!”家里人都说外公死心眼儿,可外公毫不在乎,说罢,外公又拨动起算盘,仔细核对起来,一副查不出来不罢休的样子。
那年我九岁。
北方的深秋,空气中弥漫着瓜果成熟的香气,似有若无,给这原本孤寂的季节增添了几分趣味。退休之后的外公在我读书的小学当起了门卫,图方便,中午我跟着外公在门卫室午休。学校的门口有一些庄稼地,农户跟我外公关系还不错,有的时候地里长出些小葱、大姜,还会分点给外公。睡梦中,我被外面嘈杂的争执声音吵了起来。“老张,你真是没良心,平日里亏我还给过你自家种的菜,现在我就想接一下学校的水浇个地,你就这么抠门!”气得农户横眉怒目,将铁锹一抡使劲铲到地里。“走走走,一码归一码,不管平常怎么样,学校的东西不准外人占一分!”外公毫不示弱,两人各执各理,争执得面红耳赤。
那年我十一岁。
四季轮回,外公去世很多年了,即便是三九寒冬,坟边的青松依旧以庄严的姿态陪伴着他,经冬不凋,临风不倒。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廉洁片段,是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望向他时看到的。时隔多年,外公的模样逐渐模糊,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却愈发怀念他。少年时总以为,能够依偎在长辈的怀抱里才是幸福,长大后发现,有的老人不善言辞,但自身正直不阿的品格却是留给后辈无尽的财富。
现如今,我成了中国铁建的一名财务工作者,外公的那句“捋明白账就行,其他的咱不惦记”,时刻提醒我要脚踏实地,恪守财务工作的本分。“廉洁”成长于权力和地位的土壤之中,工作中会丛生很多的诱惑,但我会继承好外公留给我的“财富”,不受、不污,以切实行动诠释“廉洁”一词。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三局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