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 丹
傍晚的余晖洒进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公告栏前围满了工友。“快看,这周有亲子烘焙课!”“这次急救培训合格还发证书,得记下来”……工友们对着刚更新的“五彩课堂”课程表交谈着,手机镜头里定格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课程名称,更藏着对生活与成长的期待。
这是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天津项目部今年第三次更新推出的“五彩”课程体系,从思想引领到技能打磨,从家庭关怀到健康呵护,“五彩”亮色正为产业工人勾勒出全方位发展的清晰轨迹。
红色铸魂:筑牢思想根基,点燃担当火种
“看完《长津湖》,再想想咱们攻坚铁路桥梁建设的场景,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沉了。”在红色课堂的“电影周分享会”上,钢筋工王师傅的感慨引发一片共鸣。房桥公司将红色教育作为产业工人培育的“必修课”,通过“经典共读日”精读党史著作、“榜样故事会”邀请劳模分享初心故事、“红色基地研学”实地感悟奋斗历程,让理想信念教育从书本走向现场,从理论落到实践。
如今,红色课堂已成为工友们的“精神加油站”。每逢课程开讲,党群服务中心的学习室总是座无虚席。有的工人特意带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有的在讨论环节主动分享岗位感悟。“以前总觉得干好活就行,现在明白咱们的每一份付出都连着国家发展,这股劲儿更足了!”混凝土班组组长刘师傅的话,道出了许多工友的心声。
蓝色砺能:锻造硬核本领,助推转型发展
“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咱们能提前预判构件浇筑时的应力变化,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蓝色课堂的智能实训区,老焊工李聚风正拿着平板电脑演示新学的技能,屏幕上跳动的三维模型在他眼里闪着光。作为聚焦技能升级的核心平台,蓝色课堂紧扣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求,邀请技术专家、骨干等组建讲师团,开设BIM技术应用、智能设备操作等“定制化课程”,还配套了VR模拟实操、师徒结对实训等环节,让工人从“会操作”向“懂原理”“能创新”进阶。
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课堂还实行“分层培养”:基础班帮新手攻克技能短板,进阶班带熟手突破技术瓶颈,创新班鼓励高手钻研前沿课题。今年以来,12名工人通过培训成长为混凝土预制智能生产线的技术骨干。“以前觉得年纪大了学不动,现在跟着蓝色课堂一步步学,我也能玩转智能设备了!”李聚风的骄傲,正是产业工人技能迭代的生动注脚。
彩链暖心:守护全面发展,构筑幸福家园
“跟着绿色课堂练了两个月八段锦,血压稳多了,干活也不觉得累了。”食堂陈师傅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健康打卡记录。绿色课堂作为关注身心健康的“护航员”,不仅有健身操、急救培训等课程,还定期组织体检答疑、心理咨询,让工人身与心都能得到呵护。
而橙色课堂里的亲子共读、家庭日活动,则成了连接工作与生活的温情纽带。每逢寒暑假周末,活动室里总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在绘本阅读中欢笑,家长们在交流育儿心得时畅谈,浓浓的亲情暖意融融。“平时忙得没时间陪娃,橙色课堂让我既能学知识,又能和孩子亲近,太贴心了!”行车司机张大姐说。
粉色课堂则为女职工撑起了一片成长天地。从职业技能提升到女性健康讲座,从亲子关系辅导到手工才艺坊,课程设计细致入微。“没想到工地上还有专门为我们女性开的课,学了亲子沟通技巧,现在孩子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跟我分享。”女职工代表周美的感慨,正是课堂赋能女性发展的鲜活例证。
从红色铸魂到蓝色砺能,从绿色守护到橙粉暖心,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的“五彩”课堂以多元服务织密关爱网络,用精准赋能激活成长动能。在这里,产业工人不仅是生产建设的主力军,更是被尊重、被呵护的全面发展个体。
这场以“严管善待尊重”为出发点的探索,不仅筑牢了企业发展的人才根基,更描绘出新时代产业工人文化服务的新样本。当企业把员工八小时之外的“小事”当作时刻挂心的“大事”,凝心、赋能、筑家的合力终将汇聚成照亮发展之路的璀璨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