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湛江6月12日讯(通讯员刘晓青)“关闭电源、给控制室上锁即‘联锁’,在门口悬挂‘安全警示牌’、在胸前挂‘员工作业牌’即‘挂牌’……”在中铁十四局一公司设备管理中心广湛高铁项目拌和站,一场安全业务大讲堂正在进行,作业队副队长杨安民正在给操作手们进行安全业务培训。
中铁十四局一公司设备管理中心管理着该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0余座拌和站,安全管理压力大,杨安民培训的重点正是该中心创新的“联锁挂牌”安全互保制度,通过“联锁”和“挂牌”双重措施,防止设备在检修、维护或特殊情况作业时被误操作。
培训完成,又到了定期给拌和机“全面体检”的时间,杨安民快速签下审批单,将“员工作业牌”挂在胸前,在《挂牌作业登记表》上写明设备维保时间,顺手拿起对讲机和“安全警示牌”后,和队友小王不约而同地走出控制室。他不忘转身将控制室门锁紧,并拔下钥匙。
“守好了哈,咱俩的安全可是绑在一起的。”杨安民半开玩笑地跟队友说,说罢,将写着“正在检修、禁止合闸”的“安全警示牌”挂于门口,便前往搅拌缸内开展工作。队友小王则在控制室外巡视防护。
“过去检修,最怕有人不知情合闸,现在设备电源锁死、挂牌明示,彻底堵住了误启动的风险漏洞。”杨安民说,一个小小的锁具和一张醒目标牌,杜绝了能源意外释放、设备误启动等安全隐患。
“联锁挂牌”安全互保制度还要求站内每两名员工必须结对签订《员工安全互保责任承诺书》,两人被称为“安全互保人”,站内任何作业必须两人联动进行。站内每名员工都有一个“员工作业牌”,牌上标明该员工编号、姓名、照片,没有维修保养等作业时,该“员工作业牌”必须挂在控制室内。
“顺利收工!”半小时后,杨安民返回控制室,取下“安全警示牌”和自己的“员工作业牌”放回,在《挂牌作业登记表》上写好本次维修作业结束时间并签名。一整套流程才算彻底结束。
针对安全保障方面的探索远不止于此。该中心还有“三大法宝”,即隐患智能抓拍全覆盖、员工安全手册、队伍管理“1+1工作法”。将抓拍软件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现场管理人员,让每个人都可以抓拍现场的安全隐患,实现及时上传、通知责任人、整改反馈全过程闭环管理;按照队长、站长、操作手、电工等8类岗位分别定制专属章节,聚焦岗位核心风险,实现安全要点“精准投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将“创岗建区”与“分包责任制”有机结合,形成“中心党支部—党员责任区—分包班组”3级联动机制,力求产生“1+1>2”的联动效果。
据悉,依托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特色的安全管理措施,该中心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圆满完成连续7年安全生产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