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5月15日讯(通讯员杨奇越)5月13日,由铁一院总体勘察设计的西(安)(安)康高铁最后一座隧道——秦岭九天山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工程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
秦岭九天山隧道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全长13293米,为全线第三长大隧道,最大埋深约1200米,共设置2个斜井。隧道洞身穿越7处断层破碎带,存在坍塌、突涌水风险,设计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据悉,西康高铁新建正线全长约171公里,设隧道20座共计141.913公里,桥隧总长161.310公里,占比94.41%。线路途经渭河盆地南缘黄土残塬区、秦岭中山峡谷区、安康盆地区,地层岩性复杂,不良地质问题突出。
对此,铁一院项目团队在线路选择、工程勘察、特殊结构设计、斜井布设等关键技术及控制因素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和针对性设计工作,对岩爆地段采取软化围岩、释放地应力及预应力锚固等措施,成功克服高地应力、岩爆、断裂带等复杂地质条件。同时,他们采用地质调查、物探、超前地质钻探等手段,对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体进行探测、分析、判释,及时做出预报并提出技术建议,为隧道安全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铁一院技术团队在线路设计中成功绕避了沿线重要生态敏感区核心区,通过施工废水清污分流、隧道弃渣利用等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充分保护秦岭山区的生态环境,全力将西康高铁打造成一条技术创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