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第一书记的破圈突围

李金雨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5月16日   3 版)

    通讯员  李金雨

    驻村任期已经过半,如何跑好引导村民致富的“后半程”?如何为村里留下可持续盈利的“造血引擎”?如何提升村里老人的居住幸福感?

    这桩桩件件,都一直被中铁十四局一公司驻村书记范家铭惦记着。作为“省派第一书记”,他被派驻到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段家庙村已经一年多了,但心头的紧迫感一如当初。

    富裕的村子各有各的诀窍,但经济落后者大多逃不开几个主因:缺集体产业、缺技术人才、缺流动资金,段家庙村就是其中之一。

    2024年,范家铭在公司和乡镇党委人员陪同下,第一次来到段家庙村时,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依然对村子的情况感到吃惊。在简陋的村部,大家围坐在残旧的桌子前,王志梅书记将村子的情况和盘托出:经济作物种植较为单一,村民大多以种植西葫芦为生;缺乏集体产业,合作社聊胜于无;常住人口平均年龄超55岁,村民养老是个大问题……一个个困难仿佛横亘在大家通往幸福路上的大山,也压在村两委的心头让人喘不过气。

    想筹集资金办实事,提高村民幸福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办好集体产业,增加集体收入,而想办好集体产业,又需要资金来立住脚。如何打破这个怪圈,成为范家铭的首要任务。

    缺资金、缺产业,但更是缺思路、缺方法。范家铭逐一梳理当地资源,筛选与“娘家”中铁十四局一公司适配度高的地方产品,力求在科学帮扶的基础上,找到一条多方共赢的新路子。在充分摸排后,当地特色的五莲山矿泉水成为他的第一选择。他组织村合作社同厂家签署代销合同,又以企业大量的潜在订单为凭依,多次谈判拿到了合适的采购价格,转而得到了不少施工单位的青睐。在他的努力下,一大批订单从全市甚至全省纷至沓来,日照200箱、临沂100箱、菏泽50箱……村两委一行人忙得脚不沾地,短短不到两个月,等几个人凑起来一算账,村集体收入竟超过了10万元。

    一子下对,全盘皆活。有了资金,考察已久的集体产业也提上了日程。在范家铭的推动下,村合作社购买了电动磨面设备,利用中铁十四局捐赠的集装箱板房成立了磨面作坊,“零添加、零提取”的本地面粉已经开始预热,一条新的致富路渐渐铺开。在范家铭的规划中,合作社的长期目标远不止这些,他力主办理的营业执照中包藏着“野心”——营业范围除了面粉加工,还有食品的制作和销售。“村里不少大娘蒸馒头是把好手,我们要盘活手头的资源,让村里更多的人受益。”范家铭言语中饱含着憧憬,“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村里老人们一定会更幸福。”

“五位一体”推进“大监督”向基层穿透
构建“三全”大监督体系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修好作风建设“必修课”
“三益”书韵 阅见芳华(图)
内外“廉”动筑防线 清风行动助发展
做实做细联系点 推动发展见实效
“本草经济”激活乡村活力
第一书记的破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