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以战新赢未来

本报评论员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5月09日   1 版)

    战新产业是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更是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产业变革浪潮,中国铁建锚定战新产业主攻方向,聚焦绿色低碳、智慧建造、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加快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推动产业布局从“施工建造”向“价值创造”跃升,为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谋篇布局,下好战新产业“先手棋”。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其培育壮大离不开前瞻性布局与系统性谋划。中国铁建紧扣国家“双碳”目标、新型城镇化、数字中国等战略机遇,不断锻长板、补短板、布新板,重点发力竹基产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绿色低碳建筑、分布式能源等四大领域,构建“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孵化”一体化推进机制。在竹基产业领域,需加快突破竹纤维复合材料核心技术,推动竹基管道、建材等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应用;在地下空间开发中,要整合设计、施工、运维全链条能力,探索智慧车库、储能设施等新场景;在分布式能源赛道,需创新“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打造多能互补标杆项目。唯有以战略定力深耕细分领域,方能从产业跟跑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 

    创新驱动,激活产业升级“强引擎”。战新产业的突围,本质上是科技创新能力的较量。中国铁建要强化“技术+场景”双轮驱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一方面,聚焦智能建造、绿色建材、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关行业共性难题;另一方面,推动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在重大工程中试点应用无人盾构、建筑机器人等新技术,以场景化应用加速技术迭代。同时,需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鼓励二级单位结合禀赋选择特色赛道,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生态协同,构建融合发展“新范式”。新产业具有跨界融合、协同共生的特性,需打破传统产业边界,构建“主业+战新”的生态圈。在铁路、公路、房建等优势领域,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从施工总承包向“规划咨询+投资运营+产业服务”转型。例如,铁路板块可探索“设计施工+智能运维+物流服务”模式,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在城市建设中,需深度融合智慧停车、数据运营等新业态,建设基础设施运营商。此外,要深化与地方政府、产业链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通过产业联盟、联合体投标等方式,整合技术、资本、市场资源,形成“技术攻关—场景落地—规模增长”的良性循环。  

    机制护航,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培育战新产业是一场持久战,需以体制机制改革破除障碍、释放活力。要优化资源配置,设立战新产业专项基金,对关键技术研发、中试基地建设给予倾斜支持;完善考核机制,对战略性领域实施差异化考核,允许“战略留白”;强化人才支撑,实施“战新领军人才计划”,引进培育跨界复合型人才,建立“创新容错”与“成果共享”机制,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同时,需加强行业标准引领,在竹基材料、地下空间等领域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抢占产业话语权。

    战新产业的崛起,从来不是轻轻松松的突围,而是刀刃向内的变革与持之以恒的深耕。新征程上,中国铁建要以“闯”的魄力、“创”的智慧、“实”的作风,在战新产业布局中勇闯“无人区”,在技术攻坚中勇当“攀登者”,让创新动能澎湃不息,让产业升级浪潮奔涌,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中国铁建党委召开2025年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暨事迹报告会
尼日利亚总统提努布见证卡齐纳东环路通车
中国铁建召开2025年一季报业绩发布电话会
中国铁建签约沙特11.3亿美元项目
“矿业焕新”解锁高质量发展“新密码”
以战新赢未来
以磁浮技术挺进战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