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不让缺氧的日子白白流逝

赵利强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5月09日   4 版)

    □ 赵利强

    在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中铁二十一局一批批“90后”“00后”员工,选择远离家乡,从内地来到这片雪域高原,参加铁路建设、市政绿化、校区建设。他们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西藏架起通向未来的“天路”,用“缺氧不缺信仰,海拔高志气更高”的精神,书写着铁建新青年别具风采的“青春之歌”。

    五一前夕,笔者沿着青藏铁路,披风戴雪,来到拉萨中铁二十一局药王山环境整治工程项目部,在工地现场遇见毕业于陕西财经职业学院的23岁富平小伙雷璐璐。他身着羽绒服,面戴遮阳巾,头戴遮阳帽,正在和工人们交流假山下的防水施工工艺。“我是学工程造价的,对这个水利项目的现场施工工艺和作业流程停留在书本理论层面,为了更好开展工作,我在办公室忙完业务后,就钻进工地,向工人师傅们请教”。

    雷璐璐2022年毕业,2025年3月从山东临沂的项目抽调到这里负责办公室的工作。“这个阳光男孩面对繁杂的日常工作,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雷璐璐师傅杨旭旭介绍。

    “大家都说西藏工地现场紫外线强,风力大,待在办公室多好。但我就是想多学技能,再者,年轻不奋斗,何时去奋斗”。朴素的轻描淡写的语言,却折射出他的内心强大的进取精神。

    杨旭旭是雷璐璐的师傅,其实也才28岁。他负责药王山项目的技术工作。皮肤黝黑的他今年3月从云南妥甸工地来到拉萨。药王山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要在两个月内,将近8万平方米的一个海鲜市场改造成公园,涉及土木、电气、景观、给排水等13个专业。工期太紧是这个项目的特点,而景观绿化的成活率是这个项目的最大难点。

    工期本来就紧,雪上加霜的是公园湖底施工中,只允许对施工范围内距湖底1米高程以里实施降水作业,降水不到位,影响土方和防水施工,降水过多,药王山上水位下降,将影响山上植被的水分补给。这个降水与工期的矛盾,让大家急得吃不好睡不香。

    “我们不能为了方便自己干活就不管山上的树木,必须确保每一棵草木不受施工影响。”杨旭旭说,他们最终通过挑渠引水的办法,将预施工区域的地下水通过挖渠引水到异地储蓄,等湖底防水施工流程完工后,再将引出去的水引流回来,保证药王山小流域的地下水守恒。

    据项目负责人赵程鹏介绍,这里原为海鲜市场,既有许多树木草皮,在改造施工时,为了保证这些树木成活,他们与园林部门的专业工程师探讨移栽保护措施。小到一块草皮,大到一棵乔灌木,他们保证了全部移栽成活,受到园林部门的表扬。

    “拉萨长一棵树,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我们是来美化拉萨的,不能因我们的施工影响其他绿植的生长”。杨旭旭望着路边已经完成的绿化区域,介绍着他们的艰难护绿旅程。

    “00后”的张思雨是中铁二十一局西藏公路项目的财务人员,毕业于西安财经大学,2024年主动请缨到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的西藏公路项目部从事财务工作。她到工地后,日常业务不仅能高效率办结,即使棘手的工作,诸如清付供应商费用、协调银行延迟下班时间为项目部办理业务等这些以往不可能的事,她都办成了,受到建设单位、供应商、银行的肯定和尊重。

    项目上的工作辛苦又枯燥,张思雨却乐在其中。“我就是觉得和大家一起在这个环境中很有意义,不能让缺氧的日子白白流逝。”

    西藏公路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蒋远志夸奖张思雨“生活很阳光,工作极泼辣”。中铁二十一局西藏项目群总计员工216名,在他们主导倡议的“我为西藏留棵树”春季植树活动中,张思雨一袭工作服,手持铁锹,攀山挖坑,浇水培土。4月,西藏公路植树点的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左右,干一会儿得停下来喘口气缓和一下艰难的呼吸,但她干得有板有眼,不畏高寒,顶着大风,冒着烈日,被大家爱称为“项目部的半边天”。

    负责中铁二十一局拉萨片区项目的武锦虽然只有30多岁,却已经在青藏高原上工作了10多个年头,强烈的紫外线让这个天水白娃娃的肤色黝黑光亮,中等偏上的个头,不胖不瘦,说话底气十足,行动迅速果断。

    10余年间,他一路从青海玉树灾后恢复重建开始,走过了青藏高原的玉珠峰、昆仑山、清水桥、风火山、沱沱河、布玛德、唐古拉。“我从来没有考虑过高寒缺氧,环境恶劣,因为公司需要我,项目需要我,就一路这样走了过来。”作为200多人10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不仅要操心大家的吃喝拉撒睡,而且还要确保项目的创效创誉育人。西藏自治区住建厅项目负责人说:“将项目交给中铁二十一局,交给武锦这个团队,我们是放心的。”

    “这么多年来,公司在雪域高原上的业务范围在不断拓展,让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项目负责人,武锦每年回家的机会很少,但他努力做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每天给亲人打个视频电话。“儿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缺失父亲的角色,虽然陪不了他逛街购物,但我从网上买了他喜欢的乐高积木玩具,还有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闲暇时间跟孩子交流一下读书感受,就靠这些拉近我们父子的感情。”

    在雪域高原,像雷璐璐、杨旭旭、张思雨、武锦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只是中铁二十一局众多建设者的缩影。他们的青春,在高原的风沙中磨砺得愈发坚韧;他们的梦想,在每一寸新修的铁路、每一片葱郁的绿地、每一座拔地而起的建筑中熠熠生辉。他们让缺氧的日子充满奋斗的力量,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乐章。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一局

不让缺氧的日子白白流逝
清风(油画)
晚霞入画(图)
淮山丰收
桂花迎风香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