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用好投资并购工具 释放战新产业活力

苏 莉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4月25日   2 版)

    苏  莉

    发展战新产业是践行国资央企战略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传统基建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如何在产业迭代升级、深度转型中闯关突围?中国铁建投资专题暨战新产业推进会上明确提出要以投资并购为抓手,实现战新产业弯道超车。

    从新“国九条”到“并购六条”,以及今年以来多地释放的积极信号表明,并购重组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价值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竞争力、赋能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战新产业这条全新的赛道上,中国铁建要想快速突破瓶颈,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借投资并购手段进入新领域、切入新赛道。战新产业投资并购,投资业务转型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从零开始,从头学起。要围绕企业的核心战略和发展目标,选准赛道,精准布局,协同发力,通过横向合并实现规模经济,纵向联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专业化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选准赛道高效突围。从宏观层面,各投资主体单位要精准定位国家产业政策的战略坐标,抢抓两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机遇,紧扣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聚焦主业协同,避免跨界大跃进,防止政策风险导致并购搁浅。从战略层面,要紧紧遵循市场发展规律,锚定公司“1256”中长期发展战略,聚焦战新产业清单,明确是延伸产业链,还是补技术短板,抑或是提升企业品牌度的需要。从行业层面,要精心筛选标的,采用战略匹配度+财务健康度+技术领先性三维模型,既要做好财务、法律等尽职调查,又要深度穿透标的债务担保、知识产权等隐性风险,避免并购后隐患发生。

    前瞻布局精准发力。投资的正道在于价值创造。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中国铁建涉及投资并购的各级管理者,要锤炼产业资本投行化的管理思路,具备前瞻性思维与战略眼光,提前识别市场中的趋势变化与潜在风险,坚持理性分析,系统谋划,量力而行,避免因短期利益而盲目跟风。各投资主体单位要深刻把握发展战新产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聚焦主责细分赛道,坚持“有技术且可控、经济可行、构建产业体系”三个原则,考虑“规模、效益、风险”三维平衡,建立科学客观合理的估值评价体系,加快实现从“研究”到“落地”的突破。要坚持“科技研发+投资并购”两条腿走路,强化“1+9+N”科研体系与投资并购的良性互动,深挖产品服务客户和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客户需求,掌握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国铁建占据市场竞争优势。

    协同融合提升价值。并购是基础和起点,双向赋能、同向发力,才能创造增量价值。战新产业具有创新周期长、市场导入难、产业迭代快等特质,涉及投资并购的各单位既要顺势而为,又要坚持长期主义。提早谋划整合方案,通过文化融合、整合供应链和生产体系、共享研发团队及市场渠道,从战略、体制、机制、研发、生产、供应等各方面做好整合与协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一企一策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股权激励、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发骨干员工内生动力,推动并购企业从“物理聚合”到“价值共生”,释放1+1>2的效应。

金融“活水”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耕周边市场 彰显央企担当(上接第一版)
石衡沧港城际铁路跨京沪铁路转体桥转体完成(图)
用好投资并购工具 释放战新产业活力
淬炼技术“蹚路” 提升品质“破圈”
下足精细功夫 沉降精准控制
陕北革命老区首条高铁开始铺轨
最快高铁动车组试验线启动静态验收
穿越秦岭最长高铁隧道贯通
海南省首个分布式“渠面”光伏项目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