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7日讯(通讯员杜永亮 王 丹)“大监督工作机制实施以来,项目综合业务纠偏定向更加系统化,这也释放了基层项目工作精力。”近日,中铁建设装饰公司项目负责人朱军在接受大监督工作委员会检查时如是说。
自大监督机制优化调整以来,装饰公司紧紧围绕“1+3+5+N”工作法,坚持党委全面领导;综合运用“同级监督、督查督办、工程项目纪检监督”三个抓手;聚焦“抓落实”这一主线,做实“政治监督、集中监督、会商共享、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五项工作;围绕精细化管理、改革深化提升、本质安全等重点工作开展“四不两直”检查,做到事事有部署、件件有落实,推动强管理、防风险、促提升。
党委统筹领导,“首箭”机制有落实。装饰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监督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建立大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和大监督工作委员会,就整合监督资源、提升监督效能进行部署,明确了八项监督机制和具体监督分工,着力解决了“谁来监督”的问题。
业务职能监督,“重箭”追踪有处理。各业务部门围绕精细化管理、本质安全、督查督办、“三金”压控、360度考核等重点工作,发布制度、指导手册等13项,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专项检查63次。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印发追责文件13项,通报批评62人次,对3家劳务分包单位实行限制投标处理。针对系统施治方面,物资设备部、技术质量部等部门开展专项治理3项,真正将业务监管立起来、严起来。
纪委专责监督,“督箭”考核有跟踪。公司纪委坚守“监督的再监督”定位,建立“一库三清单”,着力解决“监督什么”的问题。围绕各主体的监督成效,建立“三链”考核机制,从“基础管理链、创新工作链、构建联动链”三个维度对大监督实施、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分层分级开展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纪检兼职补贴和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对评价“不合格”者予以免职处理等,让监督行为可评价,监督效果可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