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0日讯(通讯员李小翠)中铁建设坚决落实股份公司大监督工作部署,构建以党委全面领导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贯通协同为抓手,以基层监督为重点的“四位一体”大监督体系,推动监督效能向基层延伸、与业务融合、促治理提升。
该公司自主研发“大监督”和“大数据监督”双管理平台,以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监督“新引擎”。大监督平台设置重点监督、集中监督、预警分析等五大模块,整合政治监督、同级监督、督查督办及业务监督等手段,实现“智能发起—精准接收—动态填报—碰撞预警”全流程在线管理,有效破解监督事项分散、流程追溯难、部门协作效率低等问题。一年来,通过“四不两直”检查实现下级单位和工程项目全覆盖,累计发现问题1300余项,整改完成率达90%以上,压减现场检查考核300余次,监督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
创新构建“云监督+线下核查”双擎驱动模式。该公司大数据监督平台横向打通经营、物资、运营等业务系统数据壁垒,纵向贯通对接14家工程公司、259个工程项目。平台建立了20个关键风险实时监测点,对劳务费超量结算、材料消耗异常、平米指标上涨等预警信息实行“红、黄、蓝”三级分色预警管理,根据风险程度自动触发相应级别的预警提示,构建关键业务链条“监督数据池”,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智能化监督平台“建用并重”。该公司依托智能平台实时监测数据,将非实体管理及虚假招标、虚结超结等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作为大监督向基层穿透的重点突破口,通过践行“一线工作法”,分层组建核查组、自查组下沉工程项目开展专项治理,针对核查发现的问题推动完善体制机制70余项,追责处理600余人次,以精准监督实现管理质效提升。
深化构建“监督一张网”。该公司推行“清单化+嵌入式”监督模式,分层级制定《大监督工作手册》,针对项目、铁路站房、城市更新等不同业态形成“一业态一模板”监督模板。聚焦重大工程项目廉政建设,建立专职纪检专员派驻机制,通过“一对一”贴身监督实现重点项目全过程监管。创新建立“函、表、单”督办机制,形成“检查—督办—整改-回头看”全链条闭环,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目前,该公司大监督整改“一盘棋”格局基本形成。针对专项监督发现的工程项目资产闲置率高、管理粗放等系统性问题,纪委通过党委会商、分级约谈、部门联动等方式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清查10个资产中心、22个料场,推动10家单位移交闲置资产,制定《搭建周转料超市实施方案》,通过优化管理架构将资产存放点由21个压缩至8个,建立“研—设—采—租—转”一体化管理体系,预计年调拨成本可降低上千万元。同时,创新运营模式,规划搭建“周转料超市+银行”平台,探索培育内外联通的供应链体系,大监督成效持续释放。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运用大监督、大数据监督、专项监督等成果,将系统性风险问题转化为智能平台预警监督点,以全链条数据追溯,实现工程项目监督的全程可知、动态可控、智能预警”,该公司纪委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