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4月11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钢铁荷叶”下的“黑科技”,打造城市新地标​

胡珊珞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4月11日   2 版)
阜阳体育中心项目。胡珊珞 摄

    通讯员  胡珊珞

    在阜阳市颍东区岳家湖畔,中铁十六局一公司承建的阜阳体育中心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两片巨型“出水荷叶”造型独特,金属幕墙施工已全面展开,诗意的“莲叶何田田”设计与“水韵荷叶”创意逐步化为现实。​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一期体育场有田径塑胶跑道和足球场,二期体育馆包含篮球馆、游泳馆和训练馆。场馆以“初露尖角”与“层叠舒展”的荷叶形态呈现,与岳家湖相映成趣。​

    “叶脉”之上的毫米级挑战​

    场馆内,篮球馆与游泳馆超百米直径的“荷叶穹顶”下,是大跨度非对称空间网架结构屋盖。这个全国罕见的双圆形相交异型结构穹顶系统,融合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施工难度极大。​

    一公司副总经理、项目负责人姜威介绍,3972个螺栓球与550个焊接球,由18715根网架钢管连接,在空中编织出1500吨重的钢骨脉络,如同荷叶筋骨。体育场大悬挑钢桁架单榀重82吨,最大悬挑32米,总用钢量约970吨。体育馆穹顶网架重1500吨,最大跨度85米,直径最大110.6米,且安装区域被异形主体结构和阶梯式看台包围,传统吊装方案无法实施,高空散装法又难以满足工期。​

    项目联合技术攻关组耗时3个月,经反复建模试验计算,创新采用“地面分区域拼装+分阶段累积同步顶升”技术。在受限场地“化整为零”精准拼装后,利用25台液压顶升设备分5个阶段累积顶升与拼装,通过PLC同步顶升系统与北斗定位系统实时监测,确保顶升多点位同步精度误差小于0.5毫米。顶升中,团队用“有限元计算、顶升点转换受力方法”攻克非对称荷载下结构变形控制难题,90多天成功将1500吨钢网架“零误差”升至20米高空,螺栓球节点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为幕墙施工筑牢基础。​

    数字赋能的“叶脉生长”​

    1500吨钢网架成型后,项目团队面临新挑战——在近30米高空,用1.5万平方米异形铝板拼出“叶脉生长”的流畅曲面。项目常务副经理王东升形容,这如同给场馆定制高级时装,每处都要精准。​

    针对大跨度非对称网架与幕墙的精准衔接,团队采用BIM+MST+Tekla+Rhino多软件协同建模技术。在三维实体模型下,螺栓球节点与焊接球节点经20余次“数字预演”,机电管线完成超230次全专业碰撞检测,提前发现并消除90处设计图纸问题。项目总工张靖表示,数字化预演使施工效率提升30%,工期缩短62天。此外,技术团队运用梦诚系统、一体化管理平台、二维码技术作业指导书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助力项目推进。​

    科技与匠心的双重“交响”

    面对大跨度毫米级定位、大面积顶升和大吨位吊装难题,项目团队以科技与匠心护航。项目安全总监魏文星用无人机在28米高空巡检,配合360度全景安全监测仪,构建施工安全防护网。​

    针对超危大工程,团队还以现场为依托开展科研课题研究。9大项16小项新技术的运用,如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混凝土裂缝控制、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等,有效缩短施工周期、保证质量。凭借出色表现,项目先后获得安徽省“绿色工地”“智慧工地”“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等10余项荣誉。

    1500吨钢网架织就“荷叶筋骨”,1.5万平方米异形铝板拼出“叶脉纹理”,4472个精密节点演绎工业美学。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设计蓝图,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丽实景,项目团队正将“品质铁建”理念一步步转化为城市新地标。

用数字化之火点燃企业转型引擎
强化班组建设项目质效升级
数智赋能打造工程“智”造新标杆
厦门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轨通(图)
专项经营领跑开门红
世界首条全线贯通式同相供电示范工程顺利应用
西康高铁项目林家山隧道全部贯通
邵永高铁全线最长隧道掘进突破千米
广云高速改扩建工程首座互通立交启用
“钢铁荷叶”下的“黑科技”,打造城市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