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春山可望

李晓娇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2月21日   4 版)

    □ 李晓娇

    龙泉山的清晨,薄雾还未散尽,中铁二十三局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工地上已经热闹起来,新栽种的水蜜桃苗在春风中舒展着嫩绿的枝叶,充满生机与希望。节后复工以来,项目已经完成了335亩的种植任务,4.74万株优质苗木也及时补植到位,为即将到来的国土绿化项目验收做好准备。“照这个进度下去,这个月2095亩的种植目标,我们一定能顺利实现!”正在进行新造林补植工作的工人老张直起身来说道。从山下远眺,春林渐盛,他们的身影与远山重叠,仿佛一群追逐春天的候鸟;弯腰栽种的姿势,又像正在土地上书写着绿色的诗行。

    成都东望瞩龙泉,青苍无际好江山。春光里,龙泉山青峦迭起、遍野着色的背后,是中铁建昆仑集团和中铁二十三局人年复一年的坚守。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作为中国铁建目前规模最大的国储林项目,是四川省首个国土绿化试点项目示范项目,更是四川省、成都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生态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对于中铁二十三局转型升级、中国铁建及昆仑集团培育新质生产力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项目总建设规模56.6万亩,建设期8年,运营期22年,开工建设两年多来,日益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铁建元素的生态文明项目建设文化,一个个新建设的理念在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中呈现:普遍修复、彩化美化、重点提升、标准化管理、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等等,通过“前期建设+后期运营”,恢复龙泉山“柏楠常青,桃花点点,绿树红花,相映成趣”的原生状态已不再是梦想。

    春风向暖时,中铁二十三局的“绿色版图”也在不断扩大。在安庆怀宁,中铁二十三局怀宁国储林项目随着春光进入了有序栽种的时节,植树工人们各自分工协作,扶苗填土、踏土夯苗、浇水灌溉,一棵棵望春花、槐树等苗木迎风挺立;改培林施工现场,挖掘机、割灌机、油锯等各类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以“种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绿一片”为宗旨,工人们建设热情昂扬,施工现场到处一派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景象,为春天增添新的注脚。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集约人工林栽培2.5万亩、现有林改培7.5万亩、中幼林抚育2万亩,以及森林防火应急道路、消防蓄水池等森林防火设施设备,有害生物防治设施设备、林业信息系统、资源监测系统等支撑体系建设,在调整产业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继龙泉山国家储备林项目后,中铁二十三局“一体两翼”产业格局在储备林项目上落地见效的又一力作。

    随着营造林工程、支撑体系建设及产业体系导入的深入推进,怀宁国储林项目今年将完成4万亩的建设任务。在大干快干、全力推进的同时,项目团队主动探索和深挖“国储林+”模式,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从生态“高颜值”到经济“高价值”的转化,以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目标,计划实现林下经济效益2.5亿元以上。

    截至目前,怀宁国储林项目已完成林地收储流转8.2万亩,完成人工集约栽培及现有林改培5.3万余亩。接下来,项目将按照规划,有序推进建设、抚育和长期管护工作,充分发挥该项目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作用。待完工时,12万亩的建设总规模,将如同一条绿色的丝带,在山林间铺展开来,成为泽被子孙、长期释能的“绿色银行”,串联起全县20个乡镇的希望。漫山苍翠,执“绿”为笔间,每一株苗木、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中铁二十三局人追风逐月、为见春山的希冀,全方位助力中铁二十三局以绿色产业为引领、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产业新格局,在促转型、谋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有力营造了“品质铁建、绿色发展”的企业形象。

    春山茂、春日明,又是一年好时节,山林间的春花次第开放,在渐暖的东风中轻轻摇曳。站在苗圃基地里,望着绵延无际、茁壮生长的一盆盆苗种,我知道,又一段追风逐月的征程即将开始,因为铁建人的脚步,永远向着下一个春天。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三局成都分公司

当哪吒“乾坤圈”遇上超级工程
海外工友的“安全使者”
对望(图)
春山可望
抹不掉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