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文静
最近,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全球票房突破12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电影史乃至全亚洲首部过百亿的影片,票房和观影人次不断刷新中国影史纪录。
《哪吒2》的大放异彩,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带给人们的无限精神力量,也再一次证明了奋进的中国人精益求精、挑战极限不服输的精神,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梦想照进了现实。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刚刚获得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2024年度优秀项目经理称号的张亮,利用难得冬休的几天时间,陪着女儿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当听到哪吒这两句台词的时候,张亮的女儿转过头对着爸爸说,“爸爸,你们施工的转体桥不就是这两句话的现实版吗?”
张亮是中铁二十一局潍坊市清平路上跨胶济线、胶济客专立交桥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女儿之所以说出这句话,是因为张亮带领的团队负责的工程不简单,重达3.4万吨的转体桥是目前我国最重单体矮塔斜拉转体桥,需要上跨4条铁路营业线,转体70度。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亮记忆犹新。
2024年12月13日凌晨,平均每天要经过390趟列车的胶济线、胶济客专没有了列车呼啸而过的声音,重达3.4万吨的矮塔斜拉桥如沉睡的巨龙横卧在铁轨旁边,桥底距高铁接触网仅2.07米,仿佛哪吒脚踩风火轮与深渊擦肩而过。“开始转体!”随着张亮一声令下,炫彩夺目的矮塔斜拉转体桥惊心动魄的“扭转乾坤”就此启幕。
这座相当于2万辆轿车重量的庞然大物,需在70分钟内完成70度乾坤扭转,误差要控制在毫米级。而直径6米的转体球铰是核心“机关”,57吨的上、下球铰安装精度堪比微雕,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医学“内窥镜”法监测混凝土密实度,辅以高精度全站仪循环复测,最终顶面高差控制在0.5毫米内,远高于设计标准。圆形的球铰和承台正如哪吒掷出的乾坤圈一样能扭转乾坤,拉动球铰承台的钢绞线如哪吒操控的混天绫,让桥梁在转体时收放自如。
如何让庞然大物在转体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也是此次转体施工控制的一个重点。项目团队多次进行技术攻关,研究制定了转体过程桥梁姿态监测方案,采用测量机器人,构建基于遥感传输技术的桥梁姿态实时监测及预警系统,如同电影中太乙真人祭出山河社稷图,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精确监控和调整转体速度和千斤顶同步性,精度达到了毫米级,为转体提供精准高效的技术保证。
项目青年团队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张亮鼓励他们大力推进“四新”技术研究,不仅减少了590余天邻近营业线施工对繁忙铁路干线的运行干扰,还保证了铁路运行安全。16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实现大吨位、零配重的奇迹,让3.4万吨巨型T构如哪吒脚踏风火轮般轻盈转身。
当转体桥在当日深夜2时10分精准合龙对位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正如电影用3D特效重塑神话,建设者们以BIM、云计算、5G等技术构建数字智慧建造;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犹如项目职工创新工作室20余项创新工艺突破工程壁垒的宣言。这座身穿由全体参建者匠心与汗水凝聚成“万龙甲”的转体桥,不仅贯通潍坊南北城区,更架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对话的桥梁。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正是中国铁建秉承“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企业精神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在超级工程上名扬四方,还是在科技领域取得突破,中国铁建正以不懈奋斗、挑战极限的精神,续写中国建筑行业的神话,让奇迹照进现实。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一局路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