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雯霞
之前,在我随身携带的小包里珍藏着一张12年之久的高铁票,这是我的第一张高铁票。我与高铁之间的故事要从这张车票说起。
2011年6月30日,我以家属代表身份参加京沪高铁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G1次首开仪式。我清楚地记得:15点整,列车准点开出;18点,列车准点抵达上海虹桥站。我与大多数人一样,平生第一次感受时速300公里的中国高铁速度,能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是我一生中最荣幸的事,保留这张车票就是为了留住这段珍贵的记忆。
我珍藏这张车票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它的分量太重,我觉得它属于更多的建设者。京沪高铁从1990年开始规划,2008年4月18日开工,从规划到开工长达18年之久。原计划5年修通,在众多高铁建设大军的奋斗下,仅用3年时间便修建完成。他们不悔青丝变华发,用青春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期待到现场见证,但真正如愿的却非常有限。
我要珍藏这张票还有一个理由,是我觉得这张票本该属于我的另一半,一个为高铁事业奋斗近十载的高铁建设人。2000年12月30日至2006年2月,他在秦沈总指挥部参与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建设。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31日,从京沪高铁筹建,到招投标再到大干,我作为妻子,深知高铁建设人的艰辛。他忙时顾不上给家里打个电话,招投标手机必须上交,怕我担心只好借同事朋友的手机发一条短信报声平安,许许多多个日夜他扎根在工地……
然而,天不遂人愿,一场突发疾病夺走了他还不到43岁的年轻生命。病魔无情人有情,这张车票是京沪公司领导对他工作的认同,也是对我们母女的关照。京沪高铁通车那天,我带着他的工作证件一起感受高铁速度,完成了他未了的心愿。
随车采访记者问我第一次坐高铁的感受,我只说了“很舒服”三个字就哽咽了,眼泪再也止不住。
我入职中铁建设12年,恍如昨日……孩子也已从一名初中生,成长为一名研究生,我见证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从京沪高铁到昆明南站、贵阳北站、北京朝阳站、中老铁路万象站等几十座精品站房,我都一一目睹。中铁建设人用诚信和汗水,在祖国天南海北建设了200多座高铁站房。
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祖国高铁织线成网。2013年,我将这张珍藏了12年之久的车票捐献给了企业文化展厅。再过几年,我的孩子也将成家立业,也会有她自己的孩子,我会把这张车票的故事再讲给她的孩子,希望让更多人知道中国高铁建设背后精彩的故事!
作者单位:中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