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6日讯(通讯员郁宏霞)“票据贴息是如何计算的”“是否按照合同条款签认票据贴息”……近日,中铁建设物资公司纪委围绕应收票据贴息,运用“大数据”监督,深入排查票据贴息管理全流程、各环节,切实提升监督质效。
今年以来,该公司纪委积极实践探索,重塑“大监督”工作格局,坚持日常监督、穿透式监督、靶向监督一体推进,把大监督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夯实企业发展根基。
他们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将日常监督与职能监督相结合,聚焦业务管理薄弱环节,联动本部12个职能部门,制定日常工作、重点任务、专项核查“三张监督清单”,明确本部部门监督责任以及监督要点,对发现的预付资金沉淀、投标保证金长期未收回、办公费用管控等问题出具监督建议书、工作联系单。
针对钢贸企业资金密集、岗位廉洁风险较高的特点,公司纪委建立“全链条”监督机制,紧盯采购、销售、仓储、运输全业务流程,在业务信息平台创建投标截止日提醒、未达标合同发货量、超5日未出库、退货审批轨迹4个预警模块,依托“大数据”实现靠前监督、预控风险、消除隐患、提升效益的目标;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纪委书记带队直插一线,对精细化管理、作风建设、业务合规等共计49项内容实施穿透式监督,对共性问题向1个职能部门发放监督检查建议书,督促整改问题25项。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监督。该公司紧扣基层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开展专项治理,推动一体监督、同步整改,力争整改一项、治理一域,在今年开展的“应收票据贴息管理”专项治理行动中,发现典型性问题10个,推动修订管理制度2项,联合相关部门签认票据贴息1829万元。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