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渊青
时间一晃已经35年了,可背着包袱前往引大入秦项目部的情景,如今58岁的梁宏灏依然记得十分清晰。
1989年8月,从咸阳师范学院刚毕业的梁宏灏迎来了人生中最远的一次跋涉——从礼泉老家乘坐大巴到咸阳,又坐了一整宿的绿皮火车,好不容易抵达了海石湾,项目部的车子却颠簸了一整个白天,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才抵达位于山里的项目部驻地。时间太过仓促,床铺被褥还来不及收拾,项目部的老同志们暂时安排梁宏灏在招待所临时休息一晚。
抵达项目部的第一个夜晚,招待所的联排大通铺上,只有梁宏灏一个人躺着。入职的那股子新鲜劲儿被这漫长的旅途磨耗得所剩无几,囫囵吞下几口饭菜后,他都顾不得脱下衣服,便沉沉地睡了过去。秋天的达坂山山峰已是白雪皑皑,山脚下的河流便是大通河,梁宏灏人生中最难忘的6年时光,便是在大通河沿线度过的。
大通河是黄河的一大支流,河水汤汤,清流急湍,汹涌澎湃,流量丰沛。1988年,刚刚脱下戎装不久,梁宏灏所在的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第三工程处承揽了引大入秦工程7个关键隧洞14.32公里的开挖任务。被称为“中国的地下运河”的引大入秦工程,是“兵改工”后,曾经的铁道兵闯市场承揽的第一个路外工程。
“我们的驻扎地在连城镇的大山深处,负责22公里的隧洞施工。掘进里程超过5000米的25号隧洞,在那个年代算是超长的隧洞了。”年轻的梁宏灏负责项目的劳资及后勤工作,虽然建设引大入秦工程的事情已过去数十年,但是说起那段大西北的青葱岁月,他依然如数家珍。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建设,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提出了“砸锅卖铁上引大、干完引大再买锅”的口号——领导力量不足,就从全局抽调110名精兵强将,7天全部到位;设备不足,就新购和调配总值1000余万元的机械车辆;资金紧缺,就从局、处和其他工点调配数百万元资金……“全局支援,每个工程处都派来人员队伍支援,有一段时间我驻守在西北铁合金厂的宿舍里,专门负责支援人员的接站工作。”梁宏灏说。
最高峰时,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派出的建设人员达到了500多人。同志们随着工程的建设进度而自由组合,汽车队负责运送施工物料、作业队负责隧洞掘进支护、机械队负责大型设备操作、架子队负责混凝土……为了加快25号隧洞的建设进度,作业队伍分别从天王沟、水磨沟两头对向掘进,一年四季通宵鏖战也是常有的事情。
西北的冬天真叫个冷啊,棉大衣裹在身上毫无作用,衣服挂上的泥浆到了洞外瞬间就结成了冰。生活条件苦、作业环境差,但是梁宏灏似乎也没有见谁抱怨过什么。“那时候休假乘坐火车,只要有项目部出具的公用乘车证明,大家乘坐火车就能享受免票。”负责办理手续的梁宏灏已经记不清楚自己盖了多少次印章,但是清晰地记得大家拿到巴掌大的乘车证明时,洋溢在脸上的喜悦。
引大入秦工程通水之前,梁宏灏去过秦王川。当地的百姓种庄稼靠的是天,村里人的吃水也得看老天爷的“脸色”,遇到天旱,庄稼没有收成,人和牲口都得吃从十几米的深井中打上来那少得可怜的咸水。
“每个建设者的心中,都有那么一份激情和理想,想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干涸的秦王川大地。”梁宏灏回忆起参与引大入秦工程建设的青春岁月,觉得从来不是自己的苦难,而是自己的幸运。如今在中铁二十局位于兰州的市政公司工作,看着兰州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梁宏灏认为自己也是引大入秦工程的受益者。
1995年,梁宏灏被安排负责中铁二十局《十年通鉴》的编撰工作。“引大入秦工程的档案资料就是我撰写修订的,8行半,总共473个字。”梁宏灏说,这短短473个字,是300多名建设者坚韧与汗水的伟大杰作,是他最为闪耀的6年青春,更是这一生都不可忘却的记忆。
“兰州人说,没有引大入秦工程,就没有秦王川,更没有如今的兰州新区。”去年,梁宏灏和几名参与引大入秦工程建设的同事组队前往以前的工地,从秦王川走到永登县,从连城走到天祝,从大通河走到黄河畔……
或许,只有亲历,才能热爱这黄河边吹来的风,才能读懂黄河边源远流长的精神源流。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