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
在全球供应链趋紧的形势下,加强供应链韧性和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已成为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突围”的关键。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中,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铁建正在布局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确保资源高效配置和成本持续降低,推动产业链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如何把好供应链源头?如何打牢供应链的基础?中国铁建以供应链管理提升行动为抓手,明确提出要优化物资采购供应模式,开展战略采购,这不仅是对企业内部采购供应管理的一次重大革新,更是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谋划的创新之路。
战略采购不仅仅是一种采购行为,更是全新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它聚焦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去中间化、成本最低的源头采购模式。与传统采购相比,战略采购更注重长期价值创造和供应链整体优化,构建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供应链竞争优势。从传统的交易型采购向战略型采购转变,快速构建战略采购资源体系,要紧盯思想认识、资源配置、制度保障与平台支撑四个方面。
思想是领航,要把“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作为实施战略采购的前提。战略采购是企业集体行为,是中国铁建适应新形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供应链体系建设及开展战略采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摒弃过往固有思想,形成供应链思维,勇于担当、各负其责、通力协作。
协作是方法,要把“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共赢关系”作为实施战略采购的途径。推进战略采购要将整合内部需求和坚持源头采购两项基本任务相结合,提升企业采购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第一,要坚持内部优先原则,深入分析系统内部庞大的物资需求,明确采购品类和优先级,把内部市场圈起来,形成执行项目清单,做好企业内部需求和资源有效管理和优化,为战略采购提供更有利的议价筹码。第二,要坚持源头采购基本原则,建立铁建版“拼多多”,与源头厂家直接谈判,以体量规模改变供需关系,获取最优采购成本,谈判成果全系统共享,从而逐步增强合作黏性,成为拥有持续稳定需求的优质客户,甚至可影响厂家排产计划,并使厂家认可铁建供应链票据。
支付是保障,要把“制度先行,成效保障”作为实施战略采购的运转动力。支付环节是供应链资金流的核心,是确保整个流程顺畅运行的关键,没有支付做保障的供应链管理难以为继。推行战略采购,必须先行建立支付保障制度,明确支付的时间节点、方式和条件,做到依规有序支付,执行定期刚性清算,避免出现因资金拖欠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确保供应链稳定且高效运作。
平台是关键,要把“推动数智化供应链管理平台全面上线”作为实施战略采购的技术支撑。铁建云链平台作为中国铁建一体化智慧供应链平台,是实现战略采购全流程闭环管理的必要支撑。要进一步推进战略采购全面上线,利用数字化技术,达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实现从采购到支付的全流程可视化,提高采购流程的透明度和效率,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转型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