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数智赋能 融创未来

——中国铁建探索“澳门大桥模式”纪实

张博凯 曹建强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06月07日   2 版)
澳门大桥主桥段全景。陈振辉 摄
澳门大桥南引桥桥面沥青铺装。陈振辉 摄
2200吨起重船到达澳门水域。陈振辉 摄

    通讯员  张博凯  曹建强

    编者按

    项目是企业的基石,模式是成败的关键。中国铁建各项目部以“工程优质、效益优良、干部优秀”为目标,在实践中形成一大批可参考、可复制的管理模式,他们以公心对企业,以成效论英雄,着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期推出“澳门大桥模式”,他们扎根属地、深度融合、公开透明、数智赋能,为境外项目精细化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

 

 

    “明明澳门有四座桥,为什么这座建造最晚的桥梁能以澳门命名?”“一座大桥的征名,居然有5700多位市民参与进来,合计共有14400多个建议名称,究竟有什么魅力?”“这个名字,真是简明直接。”……在澳门半岛和氹仔岛之间的第四条跨海大桥征名中,这些声音不断涌现。一座大桥,为什么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呢?
      过去,澳门本岛和氹仔岛间已经有三座桥,分别是嘉乐庇总督大桥、友谊大桥以及西湾大桥,但由于车流量太大,堵塞事件与不安全意外事件频频发生,并且在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来自香港、深圳的车辆进入港珠澳大桥口岸后,如果需要前往氹仔岛,则需绕道友谊大桥,即进一步加剧友谊大桥的拥堵。由此可见,现有的三座桥,其实并不能满足两岸居民的出行需求,此时,位于氹仔岛东侧的澳门大桥,就显得格外重要。澳门大桥主线全长3.085公里,主跨280米,横跨外港航道与澳门水道,连接海、陆、空三个重要口岸,建成后,不仅能够有效分担现有三座大桥的交通压力,而且能够实现超强台风期间交通不中断,在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与推进构建澳门城市交通体系方面起重要作用。作为澳门地区最东侧的主要桥梁,它是澳门的门户,是连接本岛与氹仔岛最重要的桥梁,代表了澳门地区最好的民生基础设施,经过多方反复斟酌、推敲,最终命名为澳门大桥。
      桥梁意为江河湖海之上,使车辆行人能够顺利通行的建筑物,亦可以比喻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既是建筑,便非一日之功,既是沟通,便非一人可成。“如此重要的民生工程,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中国土木港澳分公司总经理、澳门大桥项目联营体总经理郁葱说道。作为中国铁建项目管理模式转型发展的“先行兵”,澳门大桥项目积极探索重大项目协同发展共建的有效路径,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具有铁建特色的“澳门大桥模式”,打好管理“组合拳”,有效提升项目发展效能。

 

    打造紧密型联营体  持续深入降本增效

    澳门大桥受航空限高、通航净空等限制,在桥梁结构设计、钢材应用、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作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重点献礼工程之一,时间紧任务重,若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将面临巨大的管理成本与工期挑战。

    为降低项目管理成本,扎实推进过程管控,中国土木和中国铁建大桥局共同打造紧密型联营体项目部,建立扁平化管理体系,其中,中国土木牵头商务合同和设计,中国铁建大桥局牵头现场实施和技术,实施同工同酬、同奖同惩的人员管理制度;进一步整合中国铁建系统内在大湾区的优势资源,与系统内多家单位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家所长,强势推进各项工作。

    项目坚持重大方案集中评审,招投标工作集中管理,物资设备、人力和资金等资源集中管控;持续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案,重视合规计价与变更索赔,成功解决传统管理模式当中的权责利不明晰问题,有效提高项目运作效能,最终实现中国铁建整体利益最大化,打造中国铁建境外市场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样本模式。

    数字驱动转型发展  智慧引领产业升级

    数智融合应用以数智技术的扩散为基本支点,以数据要素的使用为内在形态,由此在产业体系内实现生产力的跃迁,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形态。从整体来看,建筑行业当前面临诸多问题,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瓶颈期和过渡期,数智化转型刻不容缓。

    澳门大桥项目作业点多,参与人员多,存在同步作业与交叉作业工序,施工组织难度大,项目整体风险防控挑战严峻。为确保现场管理高效可控、安全绿色,澳门大桥项目创新运用BIM、“三维激光扫描+虚拟拼装”、VR/AR、仿真交互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实现三维作业指导、方案比选、进度模拟展示等创新性应用。通过搭建数智建造管理平台体系,将管理智能化、信息透明化,有效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项目全部采用可视化智慧工地管理模式,通过智能安全帽、设备云管家、安装即时影像、环境监测设备等,对不安全操作行为和现场异常状态进行实时报警,从而显著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管理风险,有效保障现场安全生产,推进绿色低碳建造。

    建桥重器,为高效施工赋能。针对澳门大桥钢梁架设邻近澳门机场存在航空限高要求,中国铁建大桥局专门特制了一艘“铁建大桥起1号”2200吨起重船,船型设计充分考虑了大桥钢梁吊装航空限高、吊重、复杂工作水域等限制条件,前期设计为双L臂架式,从海上进行大桥的大节段架设。

    聚焦属地特色  创建安全管理新样板

    澳门大桥项目人员涉及澳门本地员工与内地员工,两者存在安全意识、理念不一致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团队合作效率与安全管理。

    澳门大桥项目将安全教育培训视为重中之重。项目聘请澳门本地专业安全顾问团队,对内详细讲解两地安全法律法规与工作人员义务条款,同时结合当地特色培训教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推广中国铁建安全操作“四卡一规”,对外负责对接劳工局相关部门,确保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符合澳门本地规定要求,以内外结合方式规避“讳疾忌医”可能,严格落实隐患排查、确认、治理、验收“四位一体”闭合管理工作要求。

    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实施举措,中国铁建大桥局澳门大桥项目负责人介绍道,“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月度安全费用投入计划,保障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安全环保应急演练等资源的持续投入,搭建‘安全环保激励约束’机制,按月评比,奖优罚劣,确保每一名参建人员熟知自身安全职责,并自主参与管理,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聚力精准赋能  打造互利共赢协作新样板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澳门大桥模式”的精髓要义在于系统内各兄弟单位牢固树立“铁建一盘棋”思想,始终践行“协同发展 攻坚克难 实干担当”的“澳门大桥精神”,强化在桥梁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以及内外部资源合作的能力,聚焦合力,发挥1+1>2的功能,进一步推进中国铁建桥梁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澳门大桥模式”下,各方单位聚焦产业协同,明确权责利关系,取长补短,共促发展;聚焦管理提升,积极倡导“主人翁”精神,定期开展先进经验分享,教学相长,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聚焦市场拓展,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加强各单位对接沟通,持续拓展多领域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国铁建市场竞争优势。

    目前,澳门大桥项目已实现全桥合龙。在“澳门大桥模式”中,该项目始终积极探索项目管理与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归纳总结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完善。下一阶段,澳门大桥项目将继续丰富与更新“澳门大桥模式”内涵,坚定不移践行中国铁建“海外优先”战略,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以数智建造赋能为抓手,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铁建答卷”。

数智赋能 融创未来
大桥上的“科技范儿”
“澳门大桥模式”的成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