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4年02月03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房核心区站台层主体结构完工

袁 鹏 杨 蕾 曹国锋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02月03日   1 版)

    本报北京2月2日讯(通讯员袁  鹏  杨  蕾  曹国锋)2月2日,由中铁建设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01标段站房核心区站台层完成最后一块底板浇筑,标志着主站房核心区站台层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完工。

    该工程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地下三层,分别为进站层、候车层和站台层,规模约128万平方米,站台规模为8台14线,枢纽工程东西长2.1公里,南北最大宽度650米,基坑最大深度47米,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该工程站台层平均深度达37.5米,底板厚度在1.8米到6.6米之间,存在钢筋架设难度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量多等多项难点。

    为实现站台层底板对上部结构的支撑,项目团队在立柱底部创新设计了大截面环梁。环梁高4米,每平方米的钢筋含量达到650公斤。在安装过程中,项目团队应用BIM技术对钢筋翻样、加工、连接、安装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设计,将每根钢筋的长度、高度、角度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保障了整体支撑体系的坚实稳定。

    在站台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项目团队在候车层提前预留好浇筑洞口,创新设计了泵管自卸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将混凝土快速从地下二层引到地下三层进行浇筑,浇筑速度从原来的每小时70立方米提升至每小时超过200立方米,实现了浇筑效率翻倍。

    在主体结构站台层顺利完工的同时,主体结构进站层也稳步推进,89根钢管柱已全部安装完成,在枢纽工程最大采光井处,4根直径1.6米的钢管柱从37.5米的地下拔地而起,高支模架体搭设等施工作业同步开展。再有近3个月的时间,该工程站房核心区将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建成后,将成为北京新门户和城市副中心未来的交通中心、活力核心,对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完善北京市客运枢纽格局、形成“站城融合”的城市综合体具有重要意义。

戴和根与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张超超会谈
戴和根与国家铁路局党组书记、局长费东斌会谈
王立新会见首发集团领导
朱宏标到中铁十九局项目开展督导调研
中国铁建在新媒体传播榜单和微博影响力榜单中再获佳绩
中国铁建获评2023年度国资委网站中央企业新闻信息报送优秀单位
“四电”主业“脱胎换骨” “两新”业务“强筋壮骨”
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根基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房核心区站台层主体结构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