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4年01月20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以丹青史诗汇聚时代大美

刘 婧 殷 鸣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01月20日   4 版)
燕山内外忠魂舞(版画) 蔡频春 作
大路画家在京张高铁施工现场采风。 大路美协 供图
游历丹青—商合杭高铁(油画) 孔 艳 作
外国友人参观第18届大路画展并为大路画家点赞。 李金雨 摄
工地书画笔会现场。 大路美协 供图
桥隧工地速写 李仕兵 作

    □ 刘  婧  殷  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作为中国铁建的一张文化名片,大路美术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40年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办展的美术群体,其发展历程始终与党的光辉历程交相叠印,与中国铁建发展沿革同频共振,在深厚的铁道兵历史和铁建文化浸润滋养下,以浓墨重彩的画笔丰沛铁建故事,以经典力作丰富艺术宝藏,以大美丹青描绘时代华章。

    大国重器、超级工程、中国速度……一个个热血澎湃的建设瞬间,一项项举世瞩目的建设成果,一张张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毅面孔被生动诠释。在中国铁建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40周年书画摄影展现场,一幅幅多角度彰显中国铁建辉煌历史的视觉巨构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交融下,不断彰显企业底色,不断擦亮“国家名片”。

    时代巨变砥砺艺术创新。75年艺术积淀,举办18届大路画展,150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拥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2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28人、省级美协会员58人……大路美术紧贴时代脉动,既传承弘扬中国传统画学中的思想精华,呈现出立足时代的文化自信,又广泛汲取中外艺术养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语境中,努力创作书写时代、铭载历史的新经典。 

    赓续精神血脉  延展品牌文化

    以画为史,以史铸魂。大路美术跟随筑路大军从历史深处走来,拥有丰沛的生命景象,不仅重在“写形”“写真”,更重在“传神”“铸魂”。

    铁道兵版画创作活动始于1948年铁道兵组建期间,与铁道兵共成长,是展现铁道兵精神的重要载体。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期美术作品展的画册,有不少署名“铁道兵”的版画作品。

    上世纪50年代,原《铁道兵》报编辑尤有中创作的连环画《登高英雄》(杨连第),成为“志愿军英雄传画库”经典作品之一;1972年,由铁道兵美术组集体创作的版画组画《战斗在崇山峻岭》通过“以图证史”,构筑起铁道兵在林海雪原、大漠戈壁、群山峻岭间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视觉堡垒,该作品于当年成功入选全国、全军美展,在美术界引发热烈反响;1979年,首届主题为表现铁道兵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边疆铁路大会战、南疆铁路、通霍铁路紧张施工的大路画展成功举办,传达出振奋人心的“建设回音”,引发情感共鸣,产生隽永生命力。

    建黎湛、修鹰厦、筑成昆、战襄渝、上青藏……浓墨重彩间,伴随着钢轨延伸、路网扩张,一幅幅线条粗犷、结构严谨、黑白对比强烈的画作将铁道兵精神次第升华,登高精神、黎湛铁路精神、成昆铁路精神在独特艺术语言中被赋予铁军血脉,熔铸着红色信仰。

    1984年兵改工后,中国铁建党委始终把大路美术创作和大路画展列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为更好展示企业形象、强化企业品牌建设,中国铁建党委先后成立大路美术家协会、大路美术研究院,健全研发、创作、展览流程体系,助力国、油、版画全面发展,大路美术由此迈向新高度,企业品牌个性在接续传承中持续延展。

    京张高铁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线,也是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中国铁建承建的清华园隧道是全线唯一的盾构隧道,被誉为中国高铁智能建造第一隧。

    复兴号动车组化为祥龙,风驰电掣般穿越群山峻岭……在京张高铁施工采风现场,70幅版画、国画、油画作品立体多维地展现了铁建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建设“精品工程、智能京张”的豪迈气概,大路画家们用画笔架起“中国桥”、铺设“中国路”、行驶“中国车”,有效提升企业品牌内涵和价值。

    75年来,从“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到“自主创新、勇于超越”的高铁建设精神,大路画家们将彰显铁道兵及铁建人鲜明政治品格和独特精神魅力的中国铁建十大精神谱系深度融合,从“小路”绘出“大路”,在主动服务企业发展的艺术实践轨迹中,成为践行企业“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聚焦宏大主题 巧绘时代风貌

    在汇聚时代大美的恢弘画卷中,大路美术主动服务国家大局,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时代主题,以可视可感的美术方式刻画出铁建人新时代新征程的精神风貌,以巧思妙绘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十载春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形成了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中国铁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建设足迹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支队伍中,传承70多年的“文艺轻骑兵”一手拿劳动工具,一手握画笔刻刀,记录时代,歌颂进步,描绘世界。

    木刻组画《心花路放》聚焦中国在海外建设的首条全产业链铁路——亚吉铁路,这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铁路。2016年,亚吉铁路开通运营,木刻画家陈国华、贾国军以饱蘸激情的画笔、贴近生活的视角,热情讴歌中国铁建与非洲人民共建、共享、共赢的新时代之美。

    建设一线恢宏大气,中外建设者浇灌“友谊之花”。在以艺术之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景式”记录上,“中国铁建与五洲筑梦”“‘一带一路’与中国铁建”等多个主题画展,以一幅幅佳作生动凝固了中国铁建在五洲四海高铁建设、企地共建的精彩瞬间,热烈讴歌了平凡而伟大的铁建人为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传递出中华民族与世界共同进步的时代强音。

    雄安新区孕育诞生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是千年大事、国家大计。大路画家李仕兵的作品《桥隧工地速写作品》生动呈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带给燕赵大地的蓬勃生机。

    从横空出世的莽莽昆仑到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从长江源头的沱沱河沿岸到风光秀丽的拉萨河畔,黄嘉善、赵修柱、路巨鼎、王沂光、董吉祥、蔡频春、李建设、张衍海、姜琳等三代大路画家传承接力,深入施工最前沿,在戈壁、雪山、沙漠,始终紧跟筑路人的建设步伐,践行着为时代存作、为人民画像的使命与担当,展示新时代中国铁建蓬勃发展的宏阔画卷与真实风貌。

    创新艺术视角  刻录幸福生活

    生态治理、乡村建设、精准扶贫……随着一份份为人民群众解锁“幸福密码”的“铁建方案”将“民意”变“满意”,让“呼声”变“掌声”,一个个精品工程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路画家们将其作为新视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多维呈现美好生活新风貌。

    被誉为“最美旅游线路”的商合杭高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是水利部对铁路建设取土弃渣从严、规范化管理的第一个项目,也是第一个下穿1000千伏特高压电力走廊增设防护棚洞的项目。施工中,建设者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施工理念,实现全过程绿色施工管控,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奏响工程之美和生态之美交相辉映的和谐乐章。

    大路画家孔艳的油画《游历丹青——商合杭高铁》以绿色施工为主线、清明上河图局部为背景,采用绿水青山的方式展现高铁从河南商丘古城到安徽黄山迎客松,再到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沿线森林覆盖率高、老百姓尽享“生态美”与“百姓富”良性循环的画面。

    而以徐小军《再现苏州河碧水蓝天》、崔纪松《金山银山映关山》、贾丽瑶《生命之源》为代表的多幅作品,在斑斓色彩与线条交织中生动诠释了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优美生态书写振兴万家的优质答卷。

    逐梦小康路上,民生画笔勾勒幸福图景。由大路美术研究院组织的中国铁建《脱贫攻坚主题画创作项目》《经营宣传版画工程》等系列主题创作活动,《脱贫攻坚赋——全面奔小康》《脱贫攻坚奏凯歌》等主题作品在笔精墨妙间记录脱贫攻坚脚步,讲述中国铁建打开渝东北的门户、激活藏东南腹地经济发展振兴脉络等扶贫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和伟大事迹,将人民生活的美好凝练于素笺之上、方寸之间。

    奋进新征程,大路美术工作者将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落实中国铁建党委关于“持续办好大路画展、服务企业发展”“要开发和利用好中国铁建美术资源,更好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要求,以“推名家、出精品,带新人、建队伍”为抓手,把握“时代特征、铁建特色、个人特长”3个着力点,充分利用《中国铁道建筑报》传播平台,始终保持大路美术繁荣态势,推动大路美术向更高层次迈进。

以丹青史诗汇聚时代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