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景德镇11月9日讯(通讯员王秀秀 孟 晓)“食宿不花钱,每月还能挣6000元。”江西省景德镇市珠江区竟成镇洋湖村村民张六杰喜上眉梢。此前,他一直在外打零工,居无定所且收入不高。如今,他成功应聘为中铁十七局昌景黄铁路站房4标项目新建景德镇北站工区的一名水电工,离家近、工作稳定。
得益于该项目开展的“以工促振”活动,张六杰在工区就业后,还通过项目上师傅的辅导,顺利考取相关证书,成为项目水电工作的技术骨干。
“2022年4月项目进场施工时,一度面临人手紧缺、前期筹备工作缓慢等问题,当了解到当地村民主要依靠制作及售卖瓷器这一单一途径获取收入时,我们开会商议,当即决定开展‘以工促振’,在解决项目用人难题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拓宽致富渠道。”该项目负责人王赓介绍。
随后,该项目部主动与地方劳务部门对接联系,点对点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同时,他们专门配置技能培训“套餐”,针对钢筋工、木工、保安等不同岗位需求特点,采取“培训+上岗”“职校+工地”等方式,开展劳动技能、机械设备操作和安全生产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当前,我们累计吸纳当地劳务人员1000余人,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72次,有效带动增收上千万元。”该项目党工委书记张卫民表示。
截至目前,该项目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以工促振”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方式,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就业,实现稳定增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上一版
 上一版
 
       



 语音读报
语音读报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全文复制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