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王洪伟
2023年10月,位于阿联酋迪拜的蓝天酒店项目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个全球最高的酒店类建筑将于几个月后投入使用。保工期、保质量、按时交付,是中铁十八局迪拜公司总经理周霖和项目团队对业主的郑重承诺。
17年来,周霖参与的房建项目建设高度不断攀升、突破和超越,一如中铁十八局在阿联酋迪拜向前奔跑、向上发展的速度。
沉淀:把汗水洒在工地上
“我很小,但我的世界很大。”17年前,刚大学毕业的周霖第一次来到迪拜,在这片蕴藏着无数发展机遇的黄金宝地,彼时的他在心里埋下的梦想种子,正在悄悄发芽。
迪拜喜瑞福酒店是周霖参建的第一个项目,只有10多层高,项目不大,作为现场工程师,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每天“钉”在工地上,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看工人绑扎钢筋,他就琢磨模板支撑怎么设计、混凝土水灰如何配比。有时候为了印证,周霖还会上手干,在迪拜近50摄氏度的高温下,汗水浸湿了发梢,顺着脸颊流淌,滴落在沙土间,摔碎成泥。
正是这种孜孜以求的态度驱使周霖从基础做起,一个项目下来,他的肤色变黑了,人也显得粗糙了,但谈起施工,眼里仿佛有光,头头是道,不仅知其然,更能说出其所以然,对工序的门道更是摸得一清二楚。项目同事也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对这个四川娃儿表示“要得”。
创新: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2008年下半年,已是迪拜运动城项目工程部部长的周霖,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建筑檐高127.6米的独特“鱼”形柱筒式结构,需要满足最大楼板跨度10.8米在荷载(6.5千牛+3千牛)要求下的无梁设计。周霖对着图纸一遍遍演算,从结构、跨度、承载要求、使用功能、综合成本、工期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他们创新提出的新技术“双向有粘结预应力楼板设计施工”成功解决了“拦路虎”。在这项新技术下诞生的迪拜运动城项目,更是开创了中国铁建境外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的先河。
2017年,周霖担任迪拜捷成高档酒店项目经理,这个项目建筑檐高172.12米,是中铁十八局当时在海外建设的最高建筑,挑战非凡。项目单层面积小,但核心井筒复杂且占比过大,单层井筒墙体135延米,含11个井筒,井筒施工是项目结构的最关键工序。为提高工效,他和项目团队对核心筒液压滑模系统进行技术革新,以“空间”换“时间”,施工速度达到了“4天一层”,最终提前90天完成结构封顶,同时让该项目获得2021年度中国铁建杯优质工程奖。
突破: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人类向往天空,对于高度的渴望,从未止步。周霖对自己建筑作品的要求也是如此,他始终追求更高、更快、更完美。
“干完一个项目,就要得到一份认可。”周霖深知,工程品质就是名片,是与业主合作的基础。2016年,周霖负责的102.8米高的凯胜酒店项目竣工,运营3年多来,得到来自国际知名酒店运营商文丹集团的充分肯定,成为该集团在迪拜管理的十几家酒店中唯一一家无一间房间漏水的酒店。在此基础上,周霖带领的团队于2019年承揽了世界最高酒店类建筑——迪拜蓝天酒店,并实现了1个月7层板、3个月24层板,创造了迪拜建筑市场标准层施工的最快速度。
从承揽低层小项目到承揽世界最高酒店类建筑,中铁十八局迪拜公司用了16年时间,周霖见证了该公司破茧成蝶的全过程。良好口碑在不断发酵,在交口相传中,中铁十八局的品牌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今年,周霖带领团队承揽了全球最大的单体公寓建筑,建筑檐高345.1米,这也是他工作17年来参与建设的第8个超高层项目。
“在没走出去之前,世界就在眼前;走出去后,眼前就是世界。”经过多年拼搏奋斗,周霖和他的团队逐光而行,踏浪而歌,跻身阿联酋迪拜超高层建筑施工领域第一梯队,以一项项精品工程,向世界展现了铁建速度、铁建品质,激荡起最美的时代之音。
 
      
 上一版
 上一版
 
       



 语音读报
语音读报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全文复制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上一篇

 
  
 